罗甸县火龙果种植面积位居全国第一
罗甸,一个位于低纬度地带的贵州小县,因其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成为了火龙果种植的热土。近年来,罗甸县火龙果种植面积已位居全国第一,成为我国火龙果产业的重要基地。
罗甸县地处低纬度地带,雨热同期,农作物纤维素含量低,高海拔地带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物质营养成分的积累,造就了纯天然优质蔬菜瓜果。其中,罗甸的火龙果被称为“中国火龙果”,品质上乘,备受消费者喜爱。
年份 | 种植面积 | 产量 |
---|---|---|
2013年 | 1800亩 | 不明 |
2014年 | 6.2万亩 | 不明 |
2019年 | 14.5万亩 | 不明 |
2021年 | 20万亩 | 不明 |
罗甸火龙果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等种植模式,借助网络销售平台走向全国各地,远销北京、天津、上海、重庆等地。绿色环保、颜色鲜红、果味浓、果汁多、口感好等优质特点让罗甸火龙果深受广大客商和消费者的青睐。
罗甸县火龙果产业发展至今已17年,种植面积由1800亩发展到了3.54万亩,覆盖龙坪镇、沫阳镇、茂井镇等49个村,1.25万户5.6万人。已成为罗甸县主导产业,是罗甸县的“致富果”。
罗甸县果业产业化发展中心张永忠表示:“下一步罗甸将打造一批集采摘、观光、休闲、文化、度假、教育等多种功能一体的生态园,力争到2025年全县火龙果种植面积达5万亩以上,提质增效面积达3万亩以上,年总产值达4.5亿元以上。”
罗甸县火龙果以其独特的地理标志产品和优质的口感,深受消费者喜爱。市场前景广阔,规模化种植前景看好,带动了经济效益,有着良好的发展空间。
自2019年起,罗甸火龙果的种植面积迅速增长,达到了14.5万亩,占广西火龙果种植面积的一半,全国面积的五分之一。南宁市隆安县的火龙果种植面积更是超过了5万亩,产量惊人。
2019年,《罗甸县火龙果产业提升工程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正式出台,标志着罗甸火龙果正式驶入全产业链式发展的快车道。如今,罗甸火龙果已经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知名的品牌。
罗甸县,被誉为“早春蔬菜之乡”和“全国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冬无严寒,素有贵州“天然温室”和贵州的“西双版纳”之称。罗甸火龙果的原生地,已发现15个野生资源。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贵州省果蔬站、果树研究所就开始在罗甸县境内进行火龙果引种试种,先后培育出“紫红龙”“粉红龙”和“晶红龙”等优良品种。目前,罗甸掀起了大面积推广种植火龙果的热潮,全县种植面积已达6.2万亩,投产2万余亩,已成为贵州省、乃至全国最大的火龙果种植基地。
短短6年,贵州火龙果总面积发展到10.5万亩,规模为全国第一。这使贵州特色产品又增添了一个重要品种。在2000年以前,贵州还没有进行火龙果种植...
收货地址覆盖全国各地,最远发到了内蒙古。火龙果八成熟时采摘下来,抵达目的地时就可以吃了。班熙彪说,第一年儿子在网上卖出6000单。如今,班熙彪的儿子在浙江做了个电商平台,为别人直播卖货。看着儿子做的风风火火,班熙彪却不敢轻易尝试直播卖货。我的货不够,跟不上库存。班熙彪坦言道,前年直播卖货,2个小时卖出一千多单,结果货发不够,被罚款3000多元。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