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龙马店村村民种大树杨梅,探索致富新路径
由政府牵头,坝塘村主动配合,村干部带领党员和村民代表几十人来到云南的石坪县考察大树杨梅种植,石坪的气候水土与东川坝塘相似。他们决心引进大树杨梅,为村民开拓新的致富之路。
杨梅红了、西瓜熟了,小米辣在太阳下红艳艳。坝塘的水哟,清冽洌,浇灌得满山花果艳。年青人来了,老年人来了,城里的上班族也来了,他们都慕名而来坝塘采摘杨梅,寂静的山村欢声笑语,热闹非凡。这就是昆明市东川区的坝塘村。
坝塘村成熟的杨梅,位于海拔1550米的坝塘村,年平均气温17℃。目前,航天科工集团已经与马店村小海种植专业合作社签订了2020年的购销协议,为发展乡村旅游,村民致富有盼头。
聚焦乡村振兴,打造生态山地经济特色产业带,进一步实现大地增绿、农民增收。马店村党总支积极探索,明确发展思路,在绿色产业上做活山水文章,制定了《马店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村书记李国有说:“杨梅采摘活动至6月底结束,最佳时间为早晨和17时后。7、8月份是摘其他水果的时候,还可以拾各种菌子,欢迎远近客人前来马店避暑度假,玩乐。”
杨梅品种 | 成熟期 | 最佳采摘时间 |
---|---|---|
大树杨梅 | 6月底至7月初 | 早晨和17时后 |
日前,走进昆石东川乌龙马店村小海村民小组李凤针家的梅园里看到,二至三米高的杨梅树上,红色和泛黑的杨梅缀满枝头,黑色的杨梅已经熟透,放入口中轻轻一咬,果肉就化为了又甜又香略带点酸的汁液,令人回味。54岁的村民李凤针说:“我家种七亩大树杨梅,今年是第四年挂果,雨水好,杨梅丰收,目前市场上价格每公斤10多元,到果园里自己摘,8至10元每公斤,估计收入1万多元,比种包谷翻双倍,吃了的,送人的不算。”
马店村种植大树杨梅600余亩,为村民打开了致富道路,增加了村民收入,促进了当地农业更好更快发展。为解决农村人员就业问题,近年来,云南省昆明...
杨梅大树高接换种目前,我市杨梅栽培面积约5000亩,80%为本地杨梅品种,其品质差、产量低、市场低价难消,严重影响了果农的生产积极性。针对这种情况,我站于2004年4月在我市杨市镇皮家村进行杨梅大树高接换种试验,嫁接成活率...
杨梅的市场前景广阔,规模化种植前景看好,带动了经济效益,有着良好的发展空间。为了保证产业的发展,产业实现绿色转型,带动农民增收更有后劲。
经多次考察调研,殷娟了解到马山其他地方的村民在种植杨梅、茶叶、橘子、芋头等,经济收益还不错。多年来,殷娟用心用情地践行了带领村民们走上致富...
乌龙全镇共种植大树杨梅2千余亩,分布在坝塘、土城、马店等村。马店村海拔1800-2000米,植被好,村子全被杨梅、油桃、板栗、核桃等果树和松树环绕,杨梅园里凉风徐徐,毫无炎热的感觉。素有东川后花园之称的乌龙镇,是人们摘杨梅的好去处和避暑胜地。
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乌龙镇马店村党总支把以“党建+扶贫”为思路,在党总支的带领下,以大树杨梅种植推动脱贫致富,使“红果果”变身“金果果”。
为让到马店摘果的人们有吃的,李国有开了农家乐,有果林里吃虫子和果实长大的纯土鸡、老火腿、老腊肉、老猪脚、老花豆和无污染的蔬菜等美食。
说完了乌龙马店村村民种大树杨梅,探索致富新路径。,接下来聊聊杨梅致富,乌龙马店树新篇。
大树杨梅高接换种试验在杨市镇皮家村开展,嫁接成活率良好。村党支部书记、大树杨梅种植协会会长家李国友表示,马店村引种大树杨梅600亩,预计今年全村收入可达20万元。进入丰产期后,产值将比种玉米翻8倍以上。
念好监管,服务经,铸就杨梅金名片。漳州市龙海区作为杨梅之乡,杨梅产业发展稳步前进。据统计,2021年,杨梅产量6.9万吨,全产业链产值高达10亿元,龙海区正努力打造杨梅产业新名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