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花卉

大枣暖棚种植技术兴起,为农民致富开辟新途径

本着谦虚学习的心态,李北斗几乎走遍了盐湖及周边地区的暖棚冬枣种植基地,他表示,不论谁需要种植的技术,他都会毫无保留地教授,只有大家一起致富、生活越来越好,他的心里才最甜、最美。

大枣暖棚种植技术兴起,为农民致富开辟新途径

“通过和别人的经验交流,再加上咱政府的送技术下乡,我慢慢出一套自己的方法。第一,只用有机肥不用化肥,避免土壤板结,我一般是用葵花饼和羊粪沤成农家肥施在地里,增加土壤养分,土壤有营养冬枣甜度自然就上去啦;第二,就是暖棚种植的技术,冬天要盖棉被,控制好棚内温度,这样才能提高产量。”李北斗在失败中不断积累着经验。

刚开始,因为种植户少、产量小又比大田冬枣上市早,暖棚冬枣售价曾高达五六十元一斤。即便是近期水果价格普遍走低,暖棚冬枣的价格依然较为稳定,达三四十元一斤。近年来,暖棚冬枣因其良好的经济效益吸引了一批敢于尝试的种植户,目前,盐湖区范围内有300多个大棚出产冬枣,李北斗的暖棚便是其中之一。

推广种植新模式

李北斗用辛勤的劳动和汗水培育出品质优良的暖棚冬枣。所谓“酒香不怕巷子深”,他的冬枣不用广告宣传,便有许多外地客商慕名而来,产品远销南京、杭州及山东各地,特别是在喜食枣子的山东销量极好。

功夫不负有心人,就这样,爱钻研、爱琢磨的李北斗用心经营着占地七亩半的暖棚枣园,700多株枣树也在他的科学种植下结出了香甜的冬枣。

特色种植,丰收在望

忒色10月16日,潼关县金桥现代农业园区的软籽石榴种植基地内,一排排石榴树上挂着红彤彤的果实2024-10-23.这两天, 在大荔县安仁镇伏坡村的精品冬枣产业园里,枣农们借助空调增温技术,大棚内已是枣花飘香、果实繁硕、绿意盎然、一派丰收在望的喜人景象。

是什么特殊的技巧让他家的冬枣不仅能提前上市还品味俱佳?小小的冬枣又给他的生活带来了怎样的变化?日前,记者带着疑问采访了暖棚冬枣种植户李北斗。

近年来,李北斗去过盐湖区冯村乡、陶村镇,不论是大的种植基地,还是小的种植散户,作为盐湖区人社局的技术员,他每到一处,都认真交流学习,与同行互相帮助以弥补技术上的不足。他还曾受邀去宁夏为当地的种植户授课,而谦虚的李师傅只是把这当做一次学习交流的机会。

“第一年只收入十几万元,因为暖棚投资大就赔了20多万。不过当时我早就做好心理准备,没有指望第一年就回本赚钱。”就这样,执着的李北斗到处走访、学习其他种植户的经验和技术,弥补自己暖棚种植经验少的不足,改进现有的技术与模式,争取让自己的暖棚取得收益。

每年丰收时节,碧绿叶间红润如玛瑙的冬枣为李北斗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收益,更带来了心情的愉悦,一如枣子的甘甜可口,李师傅的生活更是幸福甜蜜。

农民幸福生活甜

记者采访时,一位姓郑的山东客商正在李北斗的枣园收购暖棚冬枣,他说:“我和李师傅合作已经3年了,他家的冬枣品相好、口感好、销量好,我合作的5家果园里他的冬枣最好,从来没有消费者给过差评。李师傅也是个很讲诚信的合作伙伴,以后我还要继续和他合作,我放心!”

2011年,李北斗开始接触冬枣种植的新模式——暖棚种植。11岁就开始种地的他对此颇有兴趣,在走访邻近地区的暖棚冬枣种植户后,闲不住的他就和老伴一起投资了40多万元,开始了让枣树住进屋子的建棚之旅。

提早上市滋味甜

技术经验来帮忙

这些现代化设施不仅带动了农民增收致富,更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能。.市山镇政府还通过组织技术培训和经验交流,提升农民的种植技能和管理水平...

建棚、购苗、种树,一项项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一切完成后,李北斗按照几十年的耕作种植经验精心照料枣树。只是,作为暖棚“新手”,种植第一年,他还是因为经验少吃了亏。由于压膜带过细而风力较猛,所以大棚大面积受损,光是维修大棚就又投入了5万多元和半个多月的时间,再加上当时正值枣树的花蕊期,导致当年枣树开花少、产量低、效益差。

为了摆脱困境,刘红军聘请了大棚冬枣种植技术员,自己也刻苦钻研种植技术.今年,刘红军的冬枣不仅线下卖得好,还开辟了网上销售渠道,通过与知名...

乡培养的第 ①代“农民技术员”,有着30多年的种植经验,并一直致力于探索果树种植新技术. 2015年,他租地建大棚并着手研究日光温室大棚种植技术...

现在已经有了鲜食枣的种植、管理、销售经验,接下来我们打算在全县增大鲜食枣设施大棚栽种面积,科学管理、改良技术,助力农民增收致富.加上201...

年份 产量 产值
2019 30,000 1,200
2020 38,000 1,500
2021 45,000 1,800

大枣的市场前景广阔,规模化种植前景看好,带动了经济效益,有着良好的发展空间。为了保证产业的发展,产业实现绿色转型,带动农民增收更有后劲。

对农民的收入起到积极的作用,从以前的每个棚六、七万元,提升到现在的八至十万元,以这个产业带动伏坡村的冬枣,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 目前,以安仁镇、范家镇为引领,大荔县冬枣产业正在稳步良性发展,全县改建新型设施大棚冬枣已经达到38万多亩,年产量近50万吨,产值接近50亿元。冬枣产业的有序发展和进步


关于大枣暖棚种植技术兴起,为农民致富开辟新途径。的部分结束了,现在聚焦于大枣暖棚种植,农民增收新利器。。

探索暖棚种植的奥秘

李北斗,一个普通的农民,凭借对暖棚冬枣种植的热爱与执着,成为了当地农民增收的领路人。他不断走访学习,将所学应用于实践,逐渐出一套独特的种植方法。

大枣暖棚种植技术兴起,为农民致富开辟新途径

他的暖棚冬枣不仅口感上乘,而且提前上市,赢得了市场的青睐。李北斗的经验分享,为更多农民打开了增收致富的大门。

李北斗的经验不仅限于技术,更体现在对种植模式的创新上。他的冬枣园采用现代化管理,实现了规模化种植,为当地农民提供了可借鉴的范例。

市场前景与经济效益

技术交流与共同致富

未来展望与产业升级

面对未来,李北斗充满信心。他认为,因为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产业的不断发展,暖棚冬枣种植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他计划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引进更多名、优、特蔬菜及水果,将暖棚打造成农民增收的聚宝盆,助力乡村振兴迈向新台阶。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065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