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识茶

甘蔗蔗龟为害严重,需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甘蔗蔗龟,这个在农业领域里让人头疼的害虫,其为害程度不容小觑。为了保护我们的甘蔗产业,我们必须采取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深入了解甘蔗蔗龟的防治之道。

甘蔗蔗龟为害严重,需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一、甘蔗蔗龟的为害特点

种类 为害特点
黑色蔗龟 幼虫和成虫均可为害甘蔗,主要啮食地下蔗头和蔗茎,造成死苗、枯黄、连片枯死并影响宿根发蔸。
光背蔗龟 成虫主要咬食蔗苗基部,造成枯心死亡;幼虫取食蔗茎的地下部,将蔗头蛀食成洞穴状,严重影响宿根发苗。
突背蔗龟 成虫在缓坡地带或河谷冲积沙壤土活动,主要以成虫咬食蔗苗基部,造成枯心死亡;幼虫取食蔗茎的地下部,严重影响宿根发苗。

二、防治方法详解

1. 农业防治

  • 深耕晒垡:在蔗龟危害严重不留宿根的蔗地,甘蔗收获后应及时深耕勤耙。
  • 水淹防治法:在甘蔗生长旺季,放水淹灌蔗地,一般淹过垄面7天左右,可淹死地下蔗龟。
  • 水旱轮作:危害严重的蔗地,可轮作水稻,通过长期淹水,能消灭土壤中残存蔗龟。
  • 利用佳多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成虫。
  • 在成虫盛发期,采用佳多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成虫。
  • 在化蛹时深耕26~33厘米,能伤及部分幼虫。
  • 避开初孵幼虫发生期施用已腐烂的有机肥,造成不利初孵幼虫生存的环境。
  • 在蔗龟为害严重的蔗区,在新植蔗下种时,用3%呋喃丹颗粒剂3-4kg/亩施放于蔗沟内种苗上,然后覆土。
  • 在黑色蔗龟成虫为害初期,每亩用90%敌百虫500克或50%辛硫磷500-750克对水1000-1500公斤淋施于蔗行间。

根据实际案例,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后,甘蔗蔗龟的发生率得到了有效控制,甘蔗产量和品质得到了显著提升。

年份 防治前产量 防治后产量 产量提升比例
2018年 4.2 5.8 37.5
2019年 4.5 6.3 40.0
2020年 4.8 6.8 42.1

为了更好地防治甘蔗蔗龟,以下建议供您参考:

  • 加强田间管理,及时发现并处理蔗龟为害。
  • 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防治方案。
  • 加强农药使用管理,避免农药残留。
  • 与科研单位合作,不断优化防治技术。

甘蔗种植户们,你们是否曾为蔗龟的危害而头疼?本文将深入解析蔗龟的防治案例,为您提供实用策略,让您轻松应对这一难题。

甘蔗蔗龟为害严重,需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蔗龟:隐藏在蔗田里的“隐形杀手”

蔗龟,别看它个小,却能在田间地头制造一场“灾难”。除了直接啮食蔗苗,它还会导致根系受损,严重时可造成整片蔗田的绝收。在我国,蔗龟已经成为影响甘蔗安全生产的重要害虫之一。

2019年,福建某地甘蔗种植户遭遇了蔗龟大面积爆发,造成了严重损失。当地农技部门迅速展开调查,采取了以下措施:

  • 物理防治:利用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成虫。
  • 化学防治:在蔗苗松蔸除草时,使用颗粒剂撒施于蔗株基部覆土。
  • 农业防治:推广蔗稻轮作,通过长期淹水消灭蔗龟。

案例二:广西博白县蔗龟防控策略

博白县是广西重要的甘蔗生产基地,近年来蔗龟对当地的甘蔗产业造成了巨大威胁。当地政府部门和农业科研机构合作,制定了以下防控策略:

  • 加强田间管理:深耕晒垡,及时除去越冬老熟幼虫及部分蛹。
  • 推广生物防治:利用白僵菌、绿僵菌等生物制剂,降低蔗龟数量。
  • 加大科技研发投入:与高校、科研单位合作,开展蔗龟防治技术攻关。

通过以上措施,博白县的蔗龟防控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保障了当地的甘蔗生产。

趋势展望:打造绿色生态甘蔗种植体系

未来,因为农业现代化的推进,绿色生态甘蔗种植体系将成为主流。在蔗龟防治方面,我们将更加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 推广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环保措施,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 加强品种选育,培育抗蔗龟新品种。
  • 提高农民科学种植意识,降低蔗龟的发生和危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064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