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棚有机韭菜灰霉病是冷棚韭菜生产中的常见病害
冷棚有机韭菜灰霉病是冷棚韭菜生产中的常见病害,对韭菜产量和品质造成了严重影响。
序号 | 防治措施 | 具体操作 |
---|---|---|
1 | 增施农家肥和磷钾肥 | 施足腐熟有机肥,每亩施腐熟有机肥5000公斤、二铵15-20公斤、硫酸钾20-25公斤 |
2 | 控温降湿 | 在中午打开一些棚膜,进行通风降温、降湿,使棚室内的最高温度不超过25℃,昼夜温差不超过10℃,棚内相对湿度控制在70%以下 |
3 | 轮作倒茬 | 重病田应与十字花科、葫芦科蔬菜轮作2-3年,不可与葱及大蒜轮作 |
4 | 清理病老叶 | 每次收割韭菜时,要将割下的部分全部带出棚外,然后再清理捆扎,对清理下来的病叶、老叶等要集中深埋 |
5 | 药物防治 | 在每次收割后进行喷药预防,药剂可选用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200倍液、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等 |
低温高湿、光照不足是灰霉病发生蔓延的主要条件。温度在15℃-21℃、空气相对湿度在85%以上,病害容易流行;棚内温度连续数日处于忽高忽低情况时,可降低韭菜的抵抗力,发病重;氮肥过多、磷钾肥不足、营养不协调的韭菜田容易发病;田间管理差、韭菜长势弱、抗病性差的田块也容易发病;长期连作有利于病原菌的积累,发病严重。
为了提高韭菜产量和品质,我们应采取以下措施:
- 合理施肥:施足有机肥,增施磷钾肥,提高作物抗病性。
- 控温降湿:通过放风调控,使棚室内的最高温度不超过25℃,昼夜温差不超过10℃,棚内相对湿度控制在70%以下。
- 轮作倒茬:重病田应与十字花科、葫芦科蔬菜轮作2-3年,不可与葱及大蒜轮作。
- 清理病老叶:每次收割韭菜时,要将割下的部分全部带出棚外,然后再清理捆扎,对清理下来的病叶、老叶等要集中深埋。
- 药物防治:在每次收割后进行喷药预防,药剂可选用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200倍液、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等。
灰霉病症状与成因
防治策略一:科学施肥
韭菜生产需要充足的氮肥,但过量施用氮肥也是引发灰霉病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施足氮肥的同时,应配施磷钾肥。例如,每亩施腐熟有机肥5000公斤、二铵15-20公斤、硫酸钾20-25公斤,这不仅能预防灰霉病的发生,还能为高产打下物质基础。
根据天气变化情况,在中午适当打开棚膜进行通风,以降低棚内温度和湿度。确保棚室内的最高温度不超过25℃,昼夜温差不超过10℃,相对湿度控制在70%以下。同时,在收割后进行2-3次浅中耕培土,以降低棚内湿度。
重病田应与十字花科、葫芦科蔬菜轮作2-3年,避免与葱及大蒜轮作。轮作倒茬可以有效减少病原菌的积累,降低发病率。
每次收割韭菜时,要将割下的部分全部带出棚外,清理捆扎,对清理下来的病叶、老叶等要集中深埋。这有助于减少病原菌的传播。
在收割后进行喷药预防,药剂可选用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200倍液、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等。每隔7-10天喷1次,连喷2-3次,防治效果较好。在发病初期,可选用10%速克灵烟剂或45%百菌清烟剂熏烟防治,每亩用烟剂250-300克,分放8-10个点,用暗火烟熏3-4小时,防治效果显著。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冷棚韭菜灰霉病的发生,保障韭菜的品质和产量,为韭菜种植者带来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