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种植

稻田养殖基围虾技术,一种在稻田中围建基围养殖基围虾的方法

基围虾,又称为刀额新对虾,是一种在底层淤泥和水草处潜伏的虾类。这种虾因其肉质松软、养分丰富、易于消化,对于身体虚弱或病后需要调养的人群有极佳的功效,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品种。

稻田养殖基围虾技术,一种在稻田中围建基围养殖基围虾的方法

一、稻田选择

选择合适的稻田是稻田养殖基围虾的关键。理想的稻田应靠近上下水渠,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排灌畅通,交通便利。面积以0.13-0.33公顷为佳,不超过0.67公顷。在确定养虾的稻田四周或田内挖成王字型环沟,沟深0.81米,宽1.15米。

二、苗种投放与淡化

1. 投放虾苗:待秧苗已返青开始投放虾苗。一般每0.067公顷投放虾苗不少于15000尾。

2. 虾苗淡化:目前人工养殖基围虾苗种大多数为工厂化生产的,一般孵化苗海水比重为1.015~1.020左右。要移到淡水中养殖, 要淡化,将养殖虾苗淡化到1.002~1.003以下才能移入稻田中养殖。

1. 投饵时间:虾苗下田后主要摄食稻田中的浮游生物。一个月后虾苗长到2-3厘米,投喂细微人工配合对虾饵料为主,日投饵量为虾体重的5%-6%;水温达到24-30℃时,基围虾摄食旺盛,日投饵料可增加到8%-10%。

2. 投饵次数:每天投3-4次,其中傍晚投喂全天的40%。有条件的地方还可捞取浮游生物和野杂鱼做辅助饲料。每次投喂以虾2-3小时吃光为宜。

四、水位控制和水质管理

1. 水位控制:虾苗早期饲养水位保持在5厘米左右。中期水位不得低于10厘米。要求水质清新、肥度适中,养虾沟透明度在35-40厘米之间,水色以淡绿色为好。

2. 水质管理:每隔20-25天施生石灰1次,每0.067公顷7.5-10公斤。pH值应控制在7-9。在高温季节每2-3天换水1次,换水量为稻田的1/2,特别在雨季里日交换水量要达1/3以上,严防缺氧。

五、病害防治

1. 防治原则:坚持以防为主。整个养殖期间定期泼洒生石灰5次,以杀灭病菌和驱除敌害。

2. 补充钙质:同时,还需及时补充钙质以利于虾蜕皮生长。

六、收捕

收捕基围虾的时间主要看成虾的生长情况和市场需求。一般在稻田中养殖90-110天即可生长到8-10cm商品虾。正值水稻成熟季节,可利用水稻收割后的稻田进行收捕。

养殖阶段 技术要点
虾苗下田后 主要摄食稻田中的浮游生物
虾苗长到2-3厘米 投喂细微人工配合对虾饵料为主
水温达到24-30℃ 基围虾摄食旺盛,日投饵料可增加到8%-10%
虾苗淡化 将养殖虾苗淡化到1.002~1.003以下才能移入稻田中养殖


探讨完稻田养殖基围虾技术,一种在稻田中围建基围养殖基围虾的方法。的核心问题,接下来关注稻田基围虾养殖,生态高效新选择。

养殖准备:稻田改造与苗种准备

稻田养殖基围虾技术,一种在稻田中围建基围养殖基围虾的方法

投喂管理:科学合理,保障营养供应

水位与水质:精细调控,确保生态平衡

记录与监测:详实记录,动态调整

每天对气温、水温、换水和注水以及虾的生长速度、摄食情况等做好记录。一旦发现问题,如水温异常、虾摄食减少等,要及时调整养殖策略,确保基围虾健康生长。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063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