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花卉

菜心贮藏保鲜方法,一种基于低温、湿度控制及气体调节的专利技术

菜心,作为广东的特产蔬菜,以其柔嫩的品质和独特的风味,赢得了“菜品之冠”的美誉。只是,菜心采后极易衰老,限制了其贮运和生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一项基于低温、湿度控制及气体调节的专利技术应运而生,为菜心保鲜开辟了新路径。

菜心贮藏保鲜方法,一种基于低温、湿度控制及气体调节的专利技术

菜心贮藏保鲜难题

菜心水分含量高,采后呼吸旺盛,易失水、腐烂,不耐贮运。常温下存放不超过两天便失去食用价值。目前,菜心的贮运常采用低温和自发气调,但仍难突破25天贮藏期。

专利技术解析

这项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空心菜的储存保鲜方法,该方法能保持稳定适宜的低温,又能适当控制气体的成分,抑制蔬菜的呼吸强度而避免衰老。

步骤 描述
预冷 将从田间采收后的菜心装入带孔的箱子,然后移入预冷机中进行预冷,预冷终点温度为3℃~10℃,预冷时间为15min~60min,预冷真空度为600Pa~1200Pa。
贮藏保鲜 将经过预冷的菜心立即移入已具备以下贮藏条件的冷库中进行贮藏保鲜:贮藏温度为1℃~6℃,库内的相对湿度为85%~98%,库内臭氧气体浓度为1~25mg/m³。

此外,该技术还包括以下步骤:

  • 挑选适期采收、无机械损伤、病虫害的菜心。
  • 将预冷菜心的切口用抗菌剂和防褐变剂处理。
  • 将处理后的菜心装入保鲜袋中,用0.5ppm—30ppm的1-甲基环丙烯处理菜心。
  • 立即扎紧保鲜袋口,置于1—2℃下贮藏。
  • 在贮藏过程中保鲜袋处于密闭状态至少12小时以上。

通过以上步骤,该专利技术能够有效减缓菜心叶片黄化、嫩茎木质化等衰老症状,降低腐烂、切口褐变以及失水萎蔫,使新鲜的菜心贮藏1个月后仍能保持原有的品质。

技术优势与市场前景

这项专利技术在菜心保鲜领域具有显著的优势,可以有效解决菜心贮运过程中的难题,提高菜心的保鲜效果,延长其货架期。因为人们对食品安全和品质要求的不断提高,这项技术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案例分享

近日,由中科院华南植物园段学武、蒋跃明等科研人员完成的“一种菜心贮藏保鲜方法”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该技术已成功应用于广东地区多家菜心种植基地,有效提升了菜心的保鲜效果,降低了损耗,提高了经济效益。

这项基于低温、湿度控制及气体调节的专利技术为菜心保鲜带来了新的突破,为菜农和消费者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在未来的发展中,相信这项技术将为更多蔬菜的保鲜提供借鉴,助力我国蔬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菜心贮藏保鲜方法,一种基于低温、湿度控制及气体调节的专利技术

二、创新技术:低温湿度调控

预冷处理:将刚采收的菜心装入带孔箱子,移入预冷机中进行预冷,以快速去除田间热,减少呼吸作用。

低温贮藏:将预冷后的菜心移入冷库,保持1℃~6℃的低温,同时控制库内相对湿度在85%~98%之间,有效抑制细菌和腐败菌的繁殖。

氧气控制:采用气调技术,降低袋内氧气浓度,减缓菜心呼吸强度,延长保鲜期。

三、实践效果:品质提升,延长货架期

经过实践验证,该技术将菜心的保鲜期延长至1个月以上,且保鲜效果显著。具体表现为:

菜心色泽鲜亮,叶片嫩绿,口感柔嫩。

腐烂和切口褐变现象大幅减少。

水分含量稳定,失水萎蔫问题得到有效控制。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062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