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养殖

小小茭白铺出致富路,讲述一个农村家庭如何通过种植茭白实现脱贫致富的故事

年份 种植面积 产量 收入
2008年 10亩 4000株 2万元
2010年 50亩 2.5万公斤 25万元
2015年 320亩 100多万公斤 300多万元

将种植基地扩大到320亩。在夫妻俩辛勤种植,精心培育管理下,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夫妇俩种植的320亩基地已收茭白100多万公斤,收入300多万元。如今洪杰家庭农场茭白生产基地,已通过浙江省农业厅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这对小夫妻相互扶持迈进了致富路。

小小茭白铺出致富路,讲述一个农村家庭如何通过种植茭白实现脱贫致富的故事

“一石激起千层浪”,看着真金白银装进口袋,村民们迅速行动起来,现在该自然村共有60多户从事茭白种植,占总户数的60%,常年在家务农的村民们几乎每家每户都种起了茭白。如今,钟考生和村民们联合成立了分宜县川誉茭白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规模已经扩大到了300多亩,茭白产业渐渐成为村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茭白品质不断提升,种植规模连年增长,成为村民增收、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总投入1000万元,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组织经营方式,基地...

沿着蜿蜒曲折的水泥公路,记者来到分宜县杨桥镇辋川村,刚一下车,一股茭白叶子的清香随风飘来,沁人心脾,此时正值茭白的采摘期,在田间地头,随处可见茭农们采收茭白忙碌的身影。晴朗的下午,在蓝天白云下,青山环绕间,一幅恬静的乡村画卷铺展开来。

规模扩大了,销路怎么办?采访当中,一辆福田轻卡向田间深处驶来,原来是钟考生固定的合作伙伴韩春勇,每当收获季节,双方约好时间,由韩春勇负责销售,将新鲜的茭白运往新余、萍乡、长沙等农产品批发市场。有时村里的种植户在采收期时会相互介绍,相互带动,这也渐渐地打开了辋川村茭白的销售之路。

2008年,钟考生在家乡承包了10亩闲置农田,从湖北购回了4000株茭白种苗,如果村民愿意和他一起种,他免费提供种苗和技术,因为没有见到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大部分村民都是持观望态度,只有4户村民种植了少部分的茭白。第一年收成不错,钟考生粗略地算了一下,除去人工、化肥等成本,种植茭白给他带来了近两万元的收益,收入是种地的两三倍,劳动强度只是原来的一半。

“现在茭白已经不愁找不到卖家了,以后我们的茭白不会仅仅局限批发给商贩子,合作社正在对茭白保鲜、真空包装技术进行考察,以后要提高茭白的身价,进行统一生产,统一销售,统一包装,销向更大的市场。”钟考生自信满满地告诉记者,他们正在申报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注册产品商标,打算对采集的茭白实行清洗、包装、销售一条龙,提高产品的档次。

另一方面扩大种植规模,把村里和周边的富余劳动力尤其是贫困户都招到我这边,每年用工在200人左右,为实现全面小康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勤劳动促进增收致富,产业丰收助力脱贫攻坚。近年来,颍上县南照镇坚持扶贫开发与特色产业发展相结合,不断培育特色产业和富民项目,着力推动“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

这四大产业让达塘村实现农民富裕,乡村振兴。今年茭白基地成功试水后,下一步村两委计划再扩大种植面积,真正用茭白为村民铺就致富路。小小茭白...

今年39岁的村主任钟考生是辋川村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通过土地流转,现在他已种植了110多亩茭白,每亩年收3000多斤,年收入可达10多万元,是村里响当当的种植大户。

早在十多年前,钟考生还在万载县从事禽蛋销售的生意,多年在外闯荡,农民出生的钟考生依旧有着深深的土地情结,他一直想着有一天能够回家创业,带领全村人致富。钟考生尝试过在家乡种植刀豆、枕头南瓜、浏阳黄瓜...

不仅改善了村容村貌,还为乡亲们提供了就业岗位,拓宽了群众脱贫致富的路子,成为妥家村脱贫致富的典...致富路的故事;慈王村村民王中山畅谈...


由小小茭白铺出致富路,讲述一个农村家庭如何通过种植茭白实现脱贫致富的故事。引发的思考,自然延伸到茭白铺路,脱贫致富新篇章的方向。

小小茭白铺出致富路,讲述一个农村家庭如何通过种植茭白实现脱贫致富的故事

村民响应,茭白种植成主流

茭白品质提升,产业规模扩大

销售渠道拓宽,品牌化发展

土地流转,带动就业

陈旭剑将目光锁定在冷水茭白种植上,窑山村通过学习考察,成立“窑山三清湖冷水茭白农民合作社”,带领村民走上创业致富之路。

大棚蔬菜,摆脱贫困新希望

慈王村村民王中山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发展大棚蔬菜种植,从建档立卡贫困户到脱贫致富带头人,生动展现了脱贫攻坚的显著成就。

产业兴旺,乡村振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058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