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种扁豆品种繁多,种植效益显著
目前,市场对扁豆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上海浦东新区种植量已达2万亩,农民对武天龙培育的扁豆新品种非常欢迎。此外,武天龙还发明了扁豆野螟防治新技术及扁豆和水稻二季作栽培新技术,显著提高了农民的经济效益和环境生态效应。
品种 | 特点 | 产量 |
---|---|---|
交大红扁豆2号 | 早熟、荚厚、多肉质,颜色鲜艳,抗斑点病,耐热性强 | 3000公斤至4000公斤 |
交大艳红扁 | 早熟、荚厚、多肉质,颜色鲜艳,抗斑点病,耐热性强 | 3000公斤至4000公斤 |
特早春品种 | 从移栽至始收50天左右,产量高 | 1000公斤左右 |
嫩玉王品种 | 鲜荚嫩玉色,肉质厚,纤维更少,鲜荚上市 | 1000公斤左右 |
武天龙对扁豆生长幼苗期进行调控,将扁豆的植株高度控制在40厘米左右,促使扁豆从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化。扁豆像大豆一样直着生长,省去了搭架的工序和费用,栽培空间也大为节省,植株种植密度可增加5至8倍。
上海交大已与上海红刚扁豆专业合作社、上海浦东新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建立了科研、生产、推广一体化体系,建立了6300亩示范基地,2010年合作社实现总产量达48600吨,总产值达1.86亿元,平均亩产值12400元。
据统计,新品种新技术已累计推广5414.7万亩,新增经济效益78.68亿元,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扁豆是许多人爱吃的蔬菜,但由于缺少早熟、优质的品种,栽培受到限制。日前,上海交通大学传来消息,该校农业与生物学院教授武天龙率课题组历时13年,发明了三大系列扁豆新品种,“三新”扁豆平均比本地扁豆早熟7至9天,亩产量3000公斤至4000公斤,增产10%,农民每亩可以增收上千元。
以前农民在门前屋后随手种下一些扁豆,搭架让枝蔓攀援生长,不久后就有朵朵紫色小花开出,结出弯弯豆荚,摘一把炒着吃,是一盘美味家常菜。规模化生产和设施栽培发展后,农家品种扁豆退化严重,荚小、抗病性差等问题渐渐突出。武天龙培育出的新品种个个都早熟、荚厚、多肉质,且颜色鲜艳,抗斑点病,耐热性强。
武天龙透露,他还计划在未来5年完成黑色、大红、枣红、浅红、黄色、草绿、深绿等各种颜色的扁豆新品系。
解释完良种扁豆品种繁多,种植效益显著,深受农民喜爱。的意义,再解读良种扁豆:农民增收新利器。
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扁豆以其独特的风味和营养价值,逐渐成为人们餐桌上的宠儿。只是,优质扁豆的种植并非易事。上海浦东新区,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正通过引入良种扁豆,为农民开辟了一条增收的新路径。
创新品种,引领种植新潮流
武天龙,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教授,他带领的课题组经过13年的潜心研究,成功培育出三大系列扁豆新品种。这些新品种不仅早熟、高产,而且品质优良,深受农民和消费者的喜爱。其中,交大红扁豆2号和交大艳红扁两个品种,更是以其高颜值和美味口感,在上海一家主题公园“都市菜园”试种,吸引了众多参观者。
市场前景,农民增收新机遇
未来展望,良种扁豆助力乡村振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