梭鱼肝胆综合症是梭鱼养殖过程中常见的疾病
鱼类肝胆疾病近年来普遍流行全国各地,鱼肝胆病变或损伤会引起鱼营养代谢失调,免疫系统紊乱、抵抗力下降,最近几年出现了以肝胆病变为主的鱼类肝胆综合症,以草鱼、鲈鱼发病为主。
草鱼养殖常见病肝胆综合症的防治方法浅析
草鱼是我国常规养殖品种之一,近几年养殖水产品价格总体比较低迷,而草鱼养殖的经济效益相对较好,因而成为广大养殖户比较关注的品种。草鱼的养殖一般分为套养和精养。
渔业致富指南2018年第22期因为常规鱼养殖高密度、集约化的发展,养殖单位在追求快生长、高产量的同时,由于过度投饵、盲目用药引起水质恶化、污染蓄积,继而导致鱼体体质下降、引发一系列病害发生的现象。
年来由于养殖密度的逐渐增大,水产药物的不规范使用,水体环境的日益恶化等原因,导致养殖鱼类发病率越来越高,其中以肝胆疾患为主要特征的鱼类疾病较为常见,即我们一般常说的肝胆综合症,给水产养殖业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现就鱼类肝胆综合症的发病原因,疾病防治进行探讨。
鱼的肝胆综合症,它既是一种营养病,也是一种环境病,频繁发生在病害高发期,如夏季秋季常见。
常见肝胆疾病 | 症状 |
---|---|
① | 进入高温季节之前,定期使用水质改良剂以及底质改良剂等。 |
② | 高温季节减少外用杀虫剂的使用。 |
③ | 发病时减少氯制剂的使用,采用双季胺盐、聚维酮碘、戊二醛等,用量为产品说明书的最小剂量。 |
④口服每千克粉料加恩诺沙星1克、Vc,2~4克、保肝护胆药物5~10克、三黄粉。
鱼类肝胆综合症的防治鱼类肝胆综合症是近两年在鱼类养殖中频繁发生的一种新的鱼病症状,其主要危害对象是青鱼、草鱼、鲫鱼、鲤鱼、团头鲂。当蛋白含量偏高时,导致饲料能量蛋白比过高,这样容易引发肝脏脂肪的积累,破坏肝功能,影响鱼类的正常代谢。
3.投喂配合饲料的养殖户,最好每天适当投喂一些水草...
2.长期大量使用敌百虫类的杀虫药物。
这些杀虫药物本身的毒副作用并不是很大,但是长期使用或过量使用会在水体和鱼体内形成大量的积累而影响鱼的体质。
讲完了梭鱼肝胆综合症是梭鱼养殖过程中常见的疾病,严重影响养殖效益。,我们再聊聊梭鱼肝胆症:养殖难题与解决方案。
梭鱼肝胆症主要表现为肝胆病变,具体症状包括肝脏肿大、色泽异常、胆囊扩张等。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 饲料营养失衡饲料中蛋白质含量过高,导致梭鱼肝脏脂肪积累,引发病变。
- 水质恶化养殖水体中的氨氮、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超标,对梭鱼肝胆造成损害。
- 药物滥用长期大量使用抗生素、杀虫剂等药物,导致梭鱼肝胆负担加重。
针对梭鱼肝胆症,以下措施可帮助养殖户有效防治:
- 调整饲料配方降低饲料中蛋白质含量,增加粗纤维、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减轻梭鱼肝胆负担。
- 改善水质定期检测水质,保持氨氮、亚硝酸盐等指标在正常范围内,确保养殖水体环境良好。
- 科学用药严格按照说明书使用药物,避免滥用,减少梭鱼肝胆负担。
三、案例分析:某养殖户成功解决梭鱼肝胆症难题
某养殖户在梭鱼养殖过程中,发现部分梭鱼出现肝胆病变症状。经过诊断,发现原因是饲料中蛋白质含量过高,水质恶化,以及药物滥用。
- 调整饲料配方降低饲料中蛋白质含量,增加粗纤维、维生素等营养成分。
- 改善水质定期检测水质,保持氨氮、亚硝酸盐等指标在正常范围内。
- 科学用药严格按照说明书使用药物,避免滥用。
梭鱼肝胆症是水产养殖中的一大难题,但只要采取科学合理的防治措施,就能有效降低其危害。养殖户应密切关注梭鱼肝胆状况,及时调整饲料配方、改善水质、科学用药,以确保梭鱼养殖的顺利进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