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识茶

鳗鱼苗种培育:探讨鳗鱼幼苗生长、繁殖及养殖技术

一、鳗苗放养时间

鳗鱼苗种培育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首要环节就是确定合适的放养时间。由于鳗苗在水温15℃以上才能正式开始摄食与生长,因此露天池培育鳗鱼苗种,通常选择自然水温达到13℃以上时进行放养,这样鳗苗经过短期暂养适应环境后,当水温上升时即可开食驯养。在福建、广东等地的鳗苗放养时间一般在3月初左右。

鳗鱼苗种培育:探讨鳗鱼幼苗生长、繁殖及养殖技术

鳗苗的放养密度直接关系到养殖的成功率和经济效益。不同的养殖方式,鳗苗的放养密度也会有所不同。一般而言,止水式池放养密度以150-300克/平方米,流水池以500-1000克/平方米为宜。低密度放养有利于鳗苗的成长,提高成活率。

为了控制鳗苗的放养密度,确保养殖的精确性,放养时必须进行计数和过秤。具体做法是先将网箱内的鳗苗轻轻搅匀,然后随机取样2-4次,每次称取50克,放在鳗苗捞海中用小碗或小勺过数,最后算出平均规格和每千克鳗苗尾数。

鳗苗经过长途运输后,处于疲劳状态,加上运苗容器内温度与池水温度差距过大,因此需要有一个适应过程。具体做法是将鳗苗箱置于池边,逐渐用池水淋鳗苗箱,待鳗苗体温接近池水水温时才将其放入事先置于池中的网箱内。

为了保证鳗苗培育工作的顺利进行,还需抓好以下几个生产环节:由分散摄食转为集中摄食,露天池培育鳗鱼苗种,鳗苗的计数和过秤,以及鳗苗的消毒。消毒方法为药浴,常用的药物主要有食盐和次甲基蓝等。

鳗鱼苗种培育需要经过一级池、二级池、三级池等三种不同类型池塘的培育。选择合适的池塘对于鳗苗的生长至关重要。理想的池塘应具备良好的水质、适宜的水温、充足的溶氧以及适宜的pH值。

鳗苗养殖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合理调配饲料、控制水温、保持水质、实施科学的饲养管理。其中,饲料的质量和搭配对鳗苗的生长影响极大,应选用优质饲料,并根据鳗苗的生长阶段进行合理调整。

八、案例分享

某养殖场在2019年采用了先进的鳗鱼苗种培育技术,通过优化池塘环境、科学管理饲料,使得鳗苗的成活率提高了20%,养殖周期缩短了1个月,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池塘类型 适宜水温 溶氧要求
一级池 15-22℃ 5mg/L以上
二级池 13-15℃ 4mg/L以上
三级池 10-13℃ 3mg/L以上


先了解了鳗鱼苗种培育:探讨鳗鱼幼苗生长、繁殖及养殖技术。,接着深入鳗鱼苗种培育:养殖技术解析与应用。

在鳗鱼苗种培育的过程中,消毒环节至关重要。为确保鳗苗的健康成长,除了做好基础准备工作,还需严格把控以下生产环节。引导鳗苗从分散摄食转变为集中摄食,一般从傍晚开始,使用丝蚯蚓作为诱饵,每日投喂4至5次,日投喂量占鳗苗总体重的20至40%。同时,在食台上方挂一盏15W的电灯,引导鳗苗集中摄食。此外,还可以通过在食台上方搭建遮阴蓬,创造阴暗环境,诱使鳗苗集中摄食。

鳗鱼苗种培育:探讨鳗鱼幼苗生长、繁殖及养殖技术

八、鳗苗计数和过秤的精确操作

九、鳗苗消毒的具体步骤与方法

十、日本鳗鲡全人工养殖技术现状

日本鳗鲡全人工养殖技术在我国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露天静水鳗鲡蕾种培育池基本参数表明,鳗鲡的生物学特征以及养殖技术都在不断优化。通过30至50天的驯养,鳗苗体质量增加8至12倍以上,为后续养殖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055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