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农资

冬枣提早上市,经济效益显著

因为设施栽培冬枣的不断发展,冬枣上市时间不断提前,经济效益逐年提升。在全国各冬枣区,露天大棚正在向温室大棚转变;只是温室大棚管理与露天大棚管理,技术要求更高,掌握关键技术,才能取得更好的效益。

冬枣提早上市,经济效益显著

冬枣产业现状

年份 冬枣产量 冬枣产值
2015年 120 300
2016年 130 330
2017年 140 360
2018年 150 390

从上表可以看出,冬枣产量和产值逐年增长,说明冬枣产业经济效益显著。

技术挑战

虽然冬枣贮藏保鲜库的发展可延长冬枣成熟后的后供应期,但怎样提早上市也是值得枣区探讨的一个课题。目前,草莓、葡萄和桃等树种基本达到或超过露地栽培技术水平,产生了果品淡季供应的巨大经济效益。冬枣的保护地栽培,其目的之一是促其早熟,提前上市,二是减少农药的使用,生产绿色无公害果品,从而达到淡季供应的超高经济效益。

只是,要实现冬枣提早上市,需要解决以下技术难题:

  • 温室大棚内环境调控:如何保持棚内温度、湿度、光照等条件,使冬枣生长环境适宜。
  • 病虫害防治:如何有效防治温室大棚内冬枣的病虫害,保证果实品质。
  • 水肥管理:如何科学施肥,确保冬枣生长所需养分。

发展设施栽培,提高果品附加值

大港地区的冬枣绝大多数是露地生产模式,受季节和气候条件影响明显,农民经济效益存在波动性;冬枣属于晚熟果品,提前上市比集中上市时产品附加值高,可以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因此,发展设施栽培,提高果品附加值,成为冬枣产业发展的关键。

笔者探索适合大港冬枣提质增效的创新技术和模式,建议对冬枣密植园进行疏密间伐,发展设施栽培,提高冬枣产量和品质。通过试验,温室拱棚冬枣成熟上市,比露地冬枣提前3个月。一个“早”字,让张官屯乡小许庄村的冬枣一公斤卖到了50元。

大棚冬枣不仅能减少病虫害的发生、节约灌溉用水,还可以使冬枣提前上市,错时上市,效益显著增加。

温室大棚扣棚期管理

2018年接近尾声,北方大部分果树已进行休眠期,而温室大棚冬枣,开始进行2019年栽培管理,扣棚期管理。今天就温室大棚扣棚期管理做一简单分享交流,为准备或正在进行温室大棚冬枣管理的枣农提供参考。

基地负责人小陈介绍说,现在温室冬枣已可上市,市场价格在40~50元/斤,亩产1000多斤,并且温室冬枣还能够有效地降低病虫害侵扰,提升冬枣果实的品质,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同时,温室大棚采用了水肥一体化技术,将灌溉与施肥融为一体,即节约用水,又充分高效的利用肥料。

冬枣的市场前景广阔,规模化种植前景看好,带动了经济效益,有着良好的发展空间。为了保证产业的发展,产业实现绿色转型,带动农民增收更有后劲。

智能设备助力冬枣生长,抢占市场先机

冬枣农通过智能设备调控棚内冬枣生长环境,使冬枣的上市时间大大提前,从而抢占市场先机,提高经济效益。以大港地区为例,冬枣种植规模扩大后,该村于2010年引入设施栽培技术,实现了冬枣的规模化种植。

冬枣提早上市,经济效益显著

惠农大荔冬枣抢“鲜”上市,来源:中国税务报。陕西省大荔县冬枣销售旺季,当地税务部门的贴心服务和市场主体充分享受的政策红利,为冬枣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大面积成熟上市期提前,促进规模化生产

一般大面积成熟上市期在8月上中旬,比沾化、黄骅冬枣早上市近2个月。大荔冬枣由于用工量大、生产过程中技术要求精细到位,所以很难组织起规模化生产,以一家一户分散经营为主,好信息监测与预警。

温室冬枣示范基地,品质优良,提前采摘

近日大港农业服务中心技术人员走访了小王庄镇北抛庄温室冬枣示范基地。今年在中心技术人员的精心指导下,温室冬枣已经基本成熟,比普通冬枣采摘期提前了70多天,并且果面好、个头大、口感好、品质佳,全红冬枣含糖量达到37%,与陆地完熟冬枣相当。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051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