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菜顶烧病和菌核病是生菜常见病害
一、生菜病害概述
生菜作为我国常见的蔬菜之一,其病害问题直接关系到产量和品质。生菜病害种类繁多,其中顶烧病和菌核病是两种常见的病害,对生菜的生长造成严重影响。
顶烧病是生菜生长过程中常见的一种生理性病害,主要发生在结球生菜的内层叶片上。发病初期,叶片尖端及叶缘会出现水浸状小斑,随后焦枯变褐,严重时会导致全株枯死。
症状 | 防治措施 |
---|---|
叶片尖端及叶缘出现水浸状小斑 | 选用抗顶烧病强的品种,如卡尔玛、萨林娜等。 |
叶片焦枯变褐 | 发病初期喷洒0.1%硝酸钙或0.1%氯化钙。 |
全株枯死 | 定期喷施含钙微肥,提高植株免疫力。 |
症状 | 防治措施 |
---|---|
茎基部褐色水渍状腐烂 | 合理施肥,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肥力。 |
病部表面密生棉絮状白色菌丝体 | 及时摘除病叶或拔除病株深埋,减少病原传播。 |
形成菌核 | 适期使用黑色地膜覆盖,阻断子囊盘传播。 |
1. 选择优质肥沃土壤种植,整好地,施足腐熟有机肥。
2. 合理施肥,注意氮、磷、钾肥合理搭配,避免偏施氮肥。
3. 均匀灌水,防止土壤过干、过湿、忽干忽湿。
5. 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并用石灰对定植穴进行消毒。
6. 适时使用农药进行防治,如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等。
生菜病害的防治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通过选择抗病品种、合理施肥、加强田间管理等措施,可以有效降低生菜病害的发生,提高生菜的产量和品质。
在生菜种植过程中,病害的防治是保证产量和品质的关键。以下,我们通过具体的案例,深入探讨生菜病害的防治策略。
生菜菌核病的防治:北京郊区案例
北京郊区的生菜种植户小李,近年来一直面临着生菜菌核病的困扰。该病害在冬春季尤为严重,全生育期均可发生,以包心后发病最重。小李尝试了多种防治方法,但效果均不理想。
经过专家诊断,小李了解到生菜菌核病的发病条件。病菌以菌核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在水中经1个月即腐烂死亡。孢子成熟后借气流传播。田间健康叶接触菌丝后即会染病。温度20℃、相对湿度高于85%时发病重。湿度低于70%,病害明显减轻。通风不良、排下水良、地势低洼、偏施氮肥及连作地发病重。
针对这些情况,小李采取了以下措施:合理施肥,增施有机肥;带上定植,提高盖膜质量,使膜紧贴地面,避免杂草滋生;适期使用黑色地膜覆盖,将出土的子囊盘阻断在膜下;及时摘除病叶或拔除病株深埋。通过这些措施,小李的生菜菌核病得到了有效控制。
张师傅通过选用抗顶烧病强的品种,如卡尔玛、萨林娜、明斯托、富尔顿、皇帝456、大湖659、皇后、绿湖等,成功降低了顶烧病的发病率。同时,他还在生菜结球后,定期喷施含钙微肥,以预防顶烧病的发生。
在广东,生菜根腐病也是一个常见的病害。陈老板的生菜种植基地,就曾遭受过根腐病的严重侵袭。根腐病会导致生菜植株生长不良,与健株相比株高降低,下部叶片叶缘变为黄褐色,不久枯萎。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