芹菜增产需合理促控,需了解其生长规律和适宜环境
芹菜,作为我国常见的蔬菜之一,其产量和质量直接影响着菜农的经济收入。要想实现芹菜的高产,关键在于合理促控,了解其生长规律和适宜环境。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芹菜的促控技巧。
芹菜生长规律与适宜环境
芹菜是较耐低温的作物,是冬春保护地栽培的主要作物品种之一。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芹菜的生长速度会明显加快。
生长阶段 | 适宜温度 | 适宜湿度 |
---|---|---|
发芽期 | 15-20℃ | 60%-70% |
幼苗期 | 18-25℃ | 60%-70% |
生长期 | 18-25℃ | 60%-70% |
收获期 | 15-20℃ | 60%-70% |
芹菜促控措施
1. 喷施赤霉素
赤霉素是一种高效能的植物生长刺激素,喷施后能促进细胞的分裂,增大细胞的体积,提高植株整体细胞生长速量。经对比,使用后可使株高增加7~10厘米,茎粗增加0.2~0.5厘米,叶片数不变,叶色变为深绿色,不影响品质,可提早5~6天收获,并可提高产量。
喷施过早会导致芹菜生长纤细瘦弱,还易引起抽薹过早。施用浓度一般为10毫克/升,如在赤霉素溶液中按1%的浓度加入蔗糖,或按0.1%加入磷酸二氢钾效果会更好。一般要选择晴天,在9点以前喷施,每周喷一次,共喷2~3次,阴雨天不宜施用。
3. 注意水肥管理
喷施后生长速度如快,水肥应及时补充,以利于正常生长。水肥跟不上易出现茎柄细长,外观细弱,空心等生理现象,不仅影响产量,反而会降低品质。
一般是在定植后一个月左右,当植株体长到20厘米左右或是在采收前15~30天前后,这一时期是芹菜植株体处于旺盛生长期,是喷施赤霉素的最佳时期。
芹菜对硼和钙两元素比较敏感,上壤中缺硼或由于土壤温度过高过低,都易使硼钙元素吸收受到抑制,都会使芹菜产生叶柄横裂和干心病等生理性病害,降低了产品的产量与质量。因此,在芹菜生长过程中应注意增施含硼钙元素的肥料。
土壤pH值对作物的生长非常重要,健康的土壤会维持着一定的酸碱平衡,适宜大多数农作物。不同农药之间混用禁忌,我们需要对药剂类型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不同药剂按。
芹菜是需锌元素较为敏感的作物,这一点已被大多数菜农所认识。缺锌时表现为植株顶端生长受抑制,出现茎叶细小畸形,叶呈簇状。锌肥可以以基肥的形式每亩施入硫酸锌4公斤。也可进行叶面喷施,一般喷施的浓度为0.01%~0.05%的硫酸锌,也同样起到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 促控、芹菜增产
在寿光市田马镇桂河村,桂河牌芹菜以其高品质和产量赢得了市场的青睐。这里的菜农深知,要想种出好芹菜,环境因素至关重要。土壤的pH值需保持在适宜范围内,以维持土壤的酸碱平衡,这对芹菜的生长至关重要。
二、赤霉素喷施的时机与技巧
四、锌元素的重要性
锌元素在植株体内的主要作用是参与生长素的合成和某些酶系统的活动,直接影响着芹菜的生长速度。因此,合理补充锌元素,对提高芹菜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五、未来展望:科技助力芹菜产业升级
因为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技术、新方法被应用于芹菜种植。未来,我们可以预见,通过科技的力量,芹菜产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例如,智能灌溉系统、病虫害监测预警系统等,都将为芹菜的高产、优质提供有力保障。
掌握芹菜的生长与环境奥秘,结合科技手段,我们相信,芹菜产业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