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冬种紫云英,一种传统农业种植方式
近日,桐城青草镇朝阳村华国盛家的农田里,紫云英盛开,一片生机盎然。旋耕机翻犁着稻田,枝叶茂盛的紫云英被压青入田,化作春肥。这片农田,正是该市中晚稻冬闲田推广紫云英种植的示范片。
华国盛表示,种植紫云英不仅节省了化肥钱,还解决了养猪的饲料问题。这样的传统农业种植方式,正逐渐在桐城推广开来。
冬种紫云英高产栽培技术
方面 | 具体内容 |
---|---|
品种选择 | 选择适合本地实际的良种,如宁波种、弋江种等。 |
整地 | 播种前开好三沟,晒田,不把草。 |
播种时间 | 于晚稻禾穗钩头后进行,亩播紫云英1-1.5公斤混合萝卜青0.25公斤。 |
施肥 | 使用磷肥、土壤杂肥、钼肥三种肥料拌种,促进幼苗生长。 |
灌溉 | 播种时田间保持湿润状态,水分过多或干旱都不利其生长。 |
病虫害防治 | 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
据有关资料显示,紫云英蛋白质含量丰富,富含硒等多种矿物质和维生素,亩产1500公斤就能达到目前每亩压青入田的需要量。紫云英还田能够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农田生态环境,每亩可节省化肥近百元、粮食增产上百斤。
此外,紫云英还可以作为家禽畜饲料、沼气池发酵原料,连片种植还成为乡村休闲旅游的景点。
桐城市大力推广利用冬闲田种植紫云英,在吕亭、新渡、双港、青草4个乡镇建立了近30000亩中心示范片。通过培训、现场指导、示范观摩等方式,使农民掌握高产种植技术,示范片种植普遍获得成功。
去年底,该市利用中晚稻冬闲田推广紫云英种植1.1万亩,现已进入丰收期,开始翻犁压青入田,为今年春耕生产备足了底肥,为粮食丰收打下基础。
这种低碳绿色农田肥料兼饲料的种植,不仅为农民带来了经济效益,也改善了生态环境,为传统农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桐城冬闲田的绿色变革:紫云英种植引领潮流
紫云英的高产栽培技术涉及多个方面,包括品种选择、整地、播种时间、施肥、灌溉和病虫害防治。关键在于合理使用磷肥、土壤杂肥和钼肥,这些肥料拌种能够促进幼苗生长,发挥早期施肥的作用。例如,每公斤种子需加入2公斤过磷酸盐,20公斤土肥,50克钼酸铵进行拌种。
紫云英的营养价值与生态效益
播种与水分管理:确保紫云英健康生长
紫云英的播种时间应在晚稻禾穗钩头后进行,亩播1-1.5公斤紫云英与0.25公斤萝卜青混合,共生期以15-20天为宜。播种时,田间需保持湿润状态,过多或干旱均不利于其生长。水分管理上,紫云英既怕旱,又怕渍水。
桐城市通过加大宣传力度和财政补贴幅度,改变了农业经营主体的传统种植理念,激发了种植绿肥的积极性。紫云英的推广不仅改善了生态环境,也为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紫云英种植要点:实践中的经验分享
在种植紫云英时,要注意选用良种,提高播种质量,确保苗齐苗匀。播种前需开好三沟,晒田,防止杂草。此外,12月份要及时追施肥料,以保证紫云英的健康生长。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