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栽培技术,一种以三七为原料的种植方法
搭棚与调节透光度:三七喜阴,人工栽培需搭棚遮荫,栅高1.5~1.8米,棚四周搭设边棚。三七规模种植作以玉米、花生或豆类为宜,切忌茄科作前作。
三七适宜的播种时间在12月份。要挖播种穴,为提高工作效率,播种时可以使用特殊的工具—模板,在模板上按照行距6厘米,株距5厘米的位置钉上长约5厘米的木钉。将有木钉的-面向下用力压在畦面上,抬起模板后,畦上就形成了行距6厘米、株距5厘米,深为5厘米的种植穴。然后,将处理过的种子放在播种穴内,每穴1至2粒种子。在畦面均匀铺撒有机肥,每畦50亩用量为200公斤。再铺上-层松叶,厚度是1至2厘米,起到保温保湿的作用。播种之后,每隔2天,就要进行-次淋水,以湿润表层土壤为宜。播种后40至45天,三七苗就出土了,当三七苗高达到6至7厘米时,需要进行-些必要的苗期管理。
一、育苗技术
1.采种与种子处理每年10月至11月,是采种的适宜时节。采种时选取3至4年生、饱满、无病虫害、成熟变红的果实采摘,将采下的果实放入竹筛内,搓去果皮,取出里面白色的种子。然后用50%的多菌灵1000倍液浸种10分钟,进行消毒处理,处理后的种子放到阴凉处,晾干表面水分,然后,在三七种子上包裹-层草灰,这样可以防止害虫的咬食,并促进发芽。
苗期的三七,对水分的需求比较大。-般每隔3天就要进行-次淋水,每次浇水以表层土壤湿润为宜。并且,在多雨时要注意排水。
二苗期管理
三移栽定植
三七的移栽定植-般在12月份进行,主要有选苗起苗、种苗处理、移栽地建设和移栽方法。
1.浇水与排水
3.播种
3.施肥田间管理时期,三七主要施用尿素。施肥每年至少4至5次,约每隔1至2个月追肥-次,每次每亩用量30千克左右,方法为人工施撒,施肥时,有些肥料落在三七的叶片上,会烧坏叶片,所以,在施肥时,要用木棍轻打叶片,使肥料落到地上,即避免了烧伤叶片,也增加了肥料的利用率。
五病虫害防治
三七是一种中药材,其药用价值很高,所以种植三七的农户也逐年增加,在三七生长的过程中,防治病虫害是非常关键的,今天小编为大家分享三七常见病虫害以及防治方法。三七炭疽病是三七种植过程中常见的一种病害,对三七的生长造成极大的影响,能够危害三七的叶片、茎杆以及根茎,严重影响到三七的产量和品质。
六采收加工
三七以根入药。种植3年可收获。8月份在开花前采挖,这时养分丰富,质量好,称“春七”;另一时期是11-12月份采收,此期因结果而养分消耗在果实上,造成块根皱缩,质量下降,称“冬七”。摘花薹的植株,可推迟至11月份收获,不但产量高,而且质量好。将采挖的块根,去掉茎叶,洗净泥土,将支根、须根和根茎剪除,块根按大小日晒或文火烤,烤至六成干时,要边烤边搓,反复3-4次,使其光滑圆整,烤至坚实到牙齿咬不动即可。
七采用种子繁殖
通常每月浇水2-3次,直到雨季到来.三七病虫害防治由于三七栽培周期长,生长三七病害多,传播速度快。三七根腐...
八栽培方法
栽培三七的场地适宜选择在地势较高、背风向阳、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土地上进行。选好土地后,我们来进行整地。把畦做成宽1.2至1.5米,长10米,高30至40厘米的畦床,将畦面土壤,翻耕20厘米左右,整平耙细,放置-段时间,使土壤经风化后进行播种。
2.炭疽病:受害部位出现褐色病斑,导致落叶和茎枯扭折。调节荫棚透光度均匀;用65%代森锌300倍液或1:1;200-300波尔多液喷洒。
十选地整地
1.选苗起苗三七对种苗的选取有着严格的要求,要选择长势良好、无病害的苗,起苗时,用竹片等工具-下挖到根的最深处,然后用手掐住三七苗的根部,轻轻抖动,将三七苗起出,这样做是为了减少对根部的损伤,有利于成活。
以采摘叶片为主的,最好采用爬地栽培的方法,藤三七茎节上易生根,爬地栽培有利于植株吸收土壤的养份,茎叶生长迅速,采收也较方便。
先讲了三七栽培技术,一种以三七为原料的种植方法。,接着来看三七种植:案例解析与未来趋势。
种子采集与处理
常见病害包括黄锈病、黑斑病、白粉病等。黄锈病防治可用0.1-0.3波美度石硫合剂或1:1000灭扫利喷杀。黑斑病可用65%代森锌300倍液或退菌特500倍液防治。白粉病可用0.1-0.2波美度石硫合剂防治。
田间管理包括浇水、施肥、除草等。浇水方面,三七喜湿润,但怕积水,因此要适当控制水分。除草时,由于初期松叶不利于机械化操作,通常采用人工方式。施肥以尿素为主,每年至少施肥4至5次,施肥后及时浇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