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育成期管理:关注生长环境与营养供给
新编特种养殖技术,金锄头网,鹧鸪不同生长时段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一、育雏期的饲养管理
提供适宜的温、湿度,鹧鸪生性喜暖。野性较强,还不能完全适应人工驯养环境,出壳后第1天就应给予一定程度的环境刺激,诸如光照实行明暗交替,饲喂次序及操作程序改变,声音刺激等,使之尽快适应人工驯养环境,使其获得多种不同印象。
育成期的鹧鸪可采用舍内地面散养方式,室内铺设干净、新鲜、柔软垫草,有条件可采取网上平养。因为鹧鸪不断长大,要及时调整饲养密度,待其恢复后再继续限饲。育成期管理适当分群逐渐减小饲养密度,强弱分群,保证鹧鸪有适当的活动场地,减少发生互啄、互斗的现象,促使生长发育一致。
开产之前再进行一次淘汰,将发育不良、畸形、第二性征表现太差、太过早熟、产小蛋的鹧鸪淘汰及时转入产蛋舍。育成鹧鸪在临开产经过淘汰整理之后,应及时转移到产蛋舍,使鹧鸪有足够的时间适应和熟悉新的环境,千万不能在产蛋开始了才进行转移。
2、光照管理:原则是在保证鹧鸪正常发育的前提下达到适时开产的目的。育成期饲料的营养水平是每公斤含代谢能2700-2750千卡、含粗蛋白14.5%-15%,但必需氨基酸要保持平衡。
饲养密度 | 光照管理 | 饲料营养 |
---|---|---|
11-17周龄每平方米35-40只 | 保证鹧鸪正常发育的前提下达到适时开产的目的 | 每公斤含代谢能2700-2750千卡、含粗蛋白14.5%-15% |
核心提示:育成期的鹧鸪活泼好动,采食量逐渐增多,体重增长迅速。因此应供给充足的清洁饮水,喂给足够而又合理的饲料。育成期鹧鸪可以喂养市面上卖的育成鸡饲料,适量喂养的黄粉虫、青绿饲料和保健沙。
育成期鹧鸪的生命力比雏鹧鸪强,但为了育成期鹧鸪的生长发育能整齐一致,平均体重与标准体重相差不超过30克,减少死亡,按时达到性成熟,还必须加强管理。
成鸪在饲养过程中需要精心管理,成鸪胆小怕惊,一旦受惊后在舍笼中精神不安,所以在成雌鸪产蛋前需要对成鸪进行调教,以便使饲养人员的举动能被其接受。其他方面的管理基本同中鸪阶段的管理方法。食用药用的鹧鸪,每只达到500克以上即可出售。
饲料中的营养成分必须全面才能促进鹧鸪的迅速生长,增加瘦肉,提高品质。药用鸪的饲料要合理搭配,也可用成鸡的配合饲料。一般12周龄以上药用鸪的饲料中需要含有粗蛋白18%~20%、粗脂肪3%、粗纤维4%、色氨酸0.2%、赖氨酸1,0%、胱氨酸0.7%、蛋氨酸0.35%、矿物质如钙2.8%、磷0.7%、食盐0.3%。此外,每500千克饲料中还需添加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添加剂5%~10%。如果粗蛋白质不足,可另加鱼粉或蚕蛹粉、血粉、骨粉、蚯蚓粉等代替。饲喂每日4~6次,一般每天上下午及夜晚各2次。喂料可分干料、湿料和干湿3种。喂干饲料多呈粉状或细粒状,一般含水量12%左右。此喂法适用于大规模饲养或家庭饲养,其优点是节省喂饲时间,便于打扫鸪笼。但饲料的适口性差,饲料易溅出食槽造成浪费。湿饲法即由混合饲料与青饲料、水等拌匀而成。此法适用于小规模养鸪场或家庭少数养鸪。其优点是适口性好,饲料不易溅出食槽,所以饲养成本低,但饲料热天容易腐败变质,同时,鹧鸪食了湿料以后会拉稀粪,这样不仅影响成鸪的生长,而且清洗饲具费工。还有一种干湿饲法,即早晚喂粉状饲料,中午加喂一餐湿料,此法具有上述两种饲法的优点,克服了其缺点。在喂料的同时还应供给充足的饮水,饮水器可用白铁皮制的小盆或陶瓷盆,也可用罐头瓶作饮水器,饮水量可根据气温、饲料种类的不同灵活掌握。
新编特种养殖技术,金锄头网,种鹧鸪育成期饲养管理育成期即育雏阶段过后至开始产蛋之前的阶段,也称后备阶段,种鹧鸪育成期饲养管理的目的和要求是将雏鹧鸪培育成为体质健壮,体重适宜,适时开产,迅速达到产蛋高峰,蛋多蛋大的优秀高效的产蛋种鹧鸪,种鹧鸪的雏鹧鸪在养殖过程中需要合理的管理与照顾,以确保其健康成长与高效生产。这种光照条件能够促进雏鹧鸪的生长发育,有利于提高饲料转化率。
鹧鸪蛋的营养成分及健康益处分析。
鹧鸪育成期管理:关注生长环境与营养供给的内容结束,现在关注鹧鸪育成期:环境营养双管齐下。
环境刺激:适应新环境的开始
淘汰整理:提高产蛋效率
光照管理:促进适时开产
饲料营养:满足成长需求
疾病防控:确保健康成长
育成期鹧鸪若发生疾病或受到强的应激时,要停止限制饲养,大小分开饲养。同时,要密切关注鹧鸪的健康状况,及时淘汰不健康的个体。
鹧鸪育成期的关键要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