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薯高产,早种是关键
想要秋薯产量高,早种是关键。错过最佳种植时期,产量将大打折扣。
一、选择良种
选用耐高温高湿的高产良种,如广薯62、洲薯13号、潮薯1号等,这些品种具有较高的产量和抗病能力。
各地高产经验证明,适时早种,延长有效生育期,增加有效积温数,是夺取秋薯高产的重要措施之一。
根据植期试验表明:秋薯生育期间,有效积温与产量密切相关。7月上旬至9月上旬栽培的番薯,不同生育期的产量表现为:
生育期 | 有效积温 | 亩产薯块 |
---|---|---|
65~70 | 650~800 | 750~900 |
100~120 | 800~1100 | 2000~2500 |
150 | 1200~1500 | 4000~5000 |
三、科学管理
1. 采用薯块育苗,更新复壮种苗,淘汰老弱苗,不用老弱苗作种苗,选取头、二段嫩壮苗种植。
2. 合理密植,早植的宜稍稀疏些,亩植3200苗左右。采用水平植法,淘汰斜插法,增加结薯条数。割苗插植前8~10天,将薯苗摘顶促分枝,选用开始分枝的第一段嫩壮苗种植。
3. 多施有机质肥,未结薯前不要追施化学氮肥,要配施磷、钾肥,特别要多施钾肥,防止前期茎苗徒长。中后期要施好结薯肥和壮薯肥,促进块根膨大,防止茎叶早衰。
4. 秋薯生长前期雨水多,要及时疏沟排除渍水,注意中耕松土,保持薯地干爽通气。后期雨水稀少,要注意灌“跑马水”或淋水。
5. 及时防治病虫鼠害,并多次进行培土,防止畦土开裂,杜绝小象虫入侵危害块根。薯瘟病区要注意喷药预防,防止薯瘟病发生危害。
案例一:李农民的秋薯种植启示
李农民是当地一位经验丰富的薯农。往年,他总是按照传统方式种植秋薯,结果收成并不理想。去年,李农民决定改变种植策略,他提前关注了天气变化,选择了适宜的种植时间,并采用了新的管理技术。
李农民在种植前,详细研究了当地气候特点,了解到秋薯生长期间雨水多,他便及时疏沟排除渍水,中耕松土,保持薯地干爽通气。此外,他还合理密植,采用薯块育苗,更新复壮种苗,淘汰老弱苗,选用开始分枝的第一段嫩壮苗种植。在施肥方面,他注重有机质肥的使用,并在未结薯前不追施化学氮肥,特别增加了钾肥的施用量,以防止前期茎苗徒长。最终,李农民的秋薯产量大幅提升,比往年增加了近30%。
案例二:张师傅的“跑马水”灌溉技巧
张师傅是村里一位有着几十年种植经验的师傅。他深知灌溉对秋薯生长的重要性。在雨水稀少的情况下,张师傅独创了“跑马水”灌溉方法,有效地解决了灌溉难题。
张师傅解释说:“跑马水”就是利用细水管在田间形成水带,让水沿着水带均匀分布,模拟自然降雨。这种方法不仅节省了水资源,还能避免因大水漫灌造成的土壤板结。在张师傅的精心管理下,他的秋薯地始终保持良好的水分状况,薯块品质也得到了提升。
王大姐是一位年轻的薯农,她善于学习新知识,将科学种植理念应用到实践中。在薯苗管理方面,王大姐有一套自己的方法。
案例四:赵大伯的病虫害防治经
赵大伯是一位有着丰富经验的薯农,他对病虫害防治有着独到的见解。他认为,预防胜于治疗,所以每年都会提前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
赵大伯说:“在薯瘟病区,我会定期喷药预防,防止薯瘟病的发生。同时,我也会注意防治其他病虫害,如小象虫等。为了防止畦土开裂,我还多次进行培土,确保薯块生长环境良好。”赵大伯的种植经验让他的秋薯产量年年丰收。
通过这些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在秋薯种植过程中,合理选择种植时间、科学管理、精心照料是提高产量的关键。只有掌握这些技巧,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