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水产

夏季高温多湿,桑蚕养殖易受病害困扰

一、夏季高温多湿对桑蚕养殖的影响

夏季高温多湿的环境条件下,桑蚕容易感染各种病害,如白僵病、细菌病等。这些病害严重威胁着桑蚕的生长发育,降低了桑蚕的产量和质量。

夏季高温多湿,桑蚕养殖易受病害困扰

二、桑蚕常见病害及防治方法

病害类型 症状 防治方法
白僵病 病蚕体色变白,体节僵硬,行动迟缓 加强通风、降低湿度,合理用药
细菌病 病蚕体表出现脓疱、溃烂 保持环境卫生,及时隔离病蚕,合理用药
病毒病 病蚕食欲减退,生长发育受阻 加强饲养管理,提高蚕体免疫力,合理用药
  • 合理饲养密度:根据桑园面积和气候条件,合理确定饲养密度,避免过度拥挤。
  • 适时收蚁:在夏季高温多湿天气,收蚁时间宜选在上午7-8点,尽量缩短收蚁时间。
  • 及时喂叶:收蚁后,应及时喂给新鲜桑叶,保证蚕儿充足的营养。
  • 加强消毒:定期对蚕室和蚕具进行消毒,预防病害传播。

四、实际案例分析

  1. 提高饲养密度,合理安排蚕室布局。
  2. 在蚕室安装通风设备,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3. 对蚕室和蚕具进行定期消毒,预防病害传播。
  4. 及时喂给新鲜桑叶,保证蚕儿充足的营养。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该蚕农的桑蚕病害得到有效控制,桑蚕产量和质量均有明显提高。

夏季高温多湿天气对桑蚕养殖来说是一个挑战,但通过合理的饲养管理措施和有效的病害防治方法,可以降低病害发生率,提高桑蚕产量和质量。希望广大蚕农朋友们能够在实践中不断经验,为我国桑蚕产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②在炎炎夏日,桑蚕养殖户们面临的一大挑战就是如何应对高温环境。收蚁工作需在清晨七时进行,确保在一小时内完成,并及时喂食新鲜桑叶。若发现眠起不齐的情况,应分批进行饲养。为了养出健壮的大蚕,建议采用薄饲勤喂、稀座饱食的方法。

探索盐津家蚕病害防治的方法,本文将调查盐津家蚕常见病害,包括真菌病、细菌病和病毒病,简述病害的识别方法及发病规律,为当地桑蚕饲养和蚕病防治提供参考。蚕病发生原因防治

夏季高温多湿,桑蚕养殖易受病害困扰

5、蚕蛾:蚕蛾的形态与蝴蝶相似,全身覆盖着白色鳞片,但由于翅膀较小,已失去飞翔能力。一般交尾3~4小时后,雌蛾即可产下受精卵,交尾后雄蛾即死亡。雌蛾约花一个晚上可产下约500个卵,随后也会慢慢死去。

蚕是变态类昆虫,最常见的是桑蚕,起源于中国。一生经过蚕卵—蚁蚕—熟蚕—蚕茧—蚕蛾等几个阶段,共五十多天的时间。蚕蛾产卵交配后繁殖后代,产卵后即死亡。

1、做好补催青

2、适时收蚁

在桑蚕饲养过程中,蚕病的发生与幼虫的体质、病原体、环境条件密切相关。为了有效控制幼虫病害的发生,在饲养幼虫期应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确保优质、高产。

夏蚕期每批周期短,病原积累多,扩散面大,因此,每批蚕都要及时消毒。方法是先扫、洗后消毒,对室内室外用漂白粉配成含有效氯1%的浓度药液喷洒。

4、蚕茧:熟蚕被放置在特制的容器中或蔟器上,开始吐丝结茧。蚕茧有白、黄、淡绿、肉红等颜色,长约3~4厘米,直径1.7~2.1厘米,表面白色,有不规则皱纹,并有附着的蚕丝,呈绒毛状。其内壁的丝纹很有规律,质轻而韧,不易撕破。未经羽化的蚕茧,内有黄棕色的蚕蛹1枚以及成蛹前脱下的淡棕色、皱缩的蚕皮。

3、上簇方法:方格簇的上簇方法为选4~5块方格簇交替重叠水平放好,然后把熟蚕均匀地撒到簇上,待蚕爬定后将簇钩挂起来。上簇期间要保持通风良好,一般春蚕上簇后六天,夏秋蚕上簇后4~5天即可采茧出售。

领蚕种前一天,共育室应加温到38℃,干湿温差为2℃~3℃。领回蚕种后,立即均匀平摊在蚕座纸上,并将室温升至43℃、干湿温差为1℃~2℃。使用煤炉加温的蚕室要注意做好通风换气工作。蚕室要严格避光,使胚子发育整齐。如蚕卵转青较齐,则第2天早上即可感光收蚁,否则以第3天清晨感光收蚁为宜。

对3龄桑蚕生活环境增温增湿时,只采用上盖方式。1.2 品种的选择。在桑蚕养殖中, 应结合养殖地的环境及气候情况,选择适合当地自然气候、存活率高、生长速度快的品种。在山区养殖桑蚕,应选择抵抗力强、产量稳定、适应性强的品种。在南方高温高湿地区养殖,应选择耐高温性强、喜湿的...

为了促使幼蚕发育齐一,要按蚕各龄前的用叶标准采叶喂蚕,避免用老嫩不一的桑叶。另外,给桑要厚薄均匀。

①小蚕用塑料薄膜覆盖培育,可保持桑叶新鲜,使蚕儿良饱。

3、控制密度

低温多湿对小蚕及桑树的影响和生产上的措施自4月上旬末到中旬来,我县受强冷空气的影响,出现了低温阴雨天气。最低温度达到8℃,到4月20日后气温才逐渐回升。我县第一批蚕种在3月28日从省蚕种供应站调回,在4月12日13日孵化,直到20日止,普遍养...

1、蚕卵:卵看上去很像粒细芝麻,宽约1毫米,厚约0.5毫米,一只雌蛾可产400~500粒蚕卵,刚产下时为淡黄色或黄色,经1~2天变为淡赤豆色、赤豆色,再经3~4天后又变为灰绿色或紫色,便不再发生变化,外层是坚硬的卵壳,里面是卵黄与浆膜,受精卵中的胚胎在发育过程中不断摄取营养,逐渐发育成蚁蚕,它从卵壳中爬出来,卵壳空了之后变成白色或淡黄色。

夏日高温养蚕,完全彻底防治病毒病性病害、细菌性病害以及真菌性的白僵病,主要方法如下:一、奇农素5袋,72%农用链霉素1袋,硫酸铜5克,加醋50克,拌匀后,加水25市斤,喷桑叶,蚕体。如用不了这么多药水,则按比例下降,如配5市斤水,用奇农素1袋,72%农用链...

二、严格消毒防病

2、成熟特征:大蚕食量大,要做到良桑饱食,一张蚕种用叶量500公斤,五龄大蚕经过6~7天便开始成熟,蚕成熟的特征为,停止食桑,排出大量绿色软粪,胸部透明,身体略软而缩短,呈蜡黄色;头部左右摆动,这时是上簇的适期。

蚕的饲养管理技术

2、蚁蚕:蚕从蚕卵中孵化出来时,身体的颜色是褐色或黑色的,极细小,且多细毛,样子有点像蚂蚁,所以叫蚁蚕。蚁蚕长约2毫米,体宽约0.5毫米,它从卵壳中爬出来后,经过2~3小时就会进食桑叶。

4、合理用叶

收蚁时间过早,收蚁时部分蚕尚未有食欲,造成蚕儿食桑不一。若收蚁时随出随收,则会引起蚕儿发育不齐。最适收蚁时间应掌握在卵化2~3小时后,绝大部分蚁蚕已有食欲,并开始徘徊觅食时进行。秋晚秋蚕在上午8~9时收蚁,争取在10时前结束。收下的蚁中如发现有未孵化的蚕卵,应继续置黑暗处保护,第二天再感光收蚁。

蚕的生长过程

辣椒常见病害防治,24种常见植物病害防治,辣椒叶常见病害与防治,大蒜常见病害防治,芒果常见病害看图防治,草莓常见病害防治,西红柿常见病害防治,火龙果常见病害防治,辣椒病害图片与防治

选择优质的桑蚕品种是桑蚕养殖的重要条件,在进行桑品种选择时,要综合考虑养殖地区的地理环境、温度等等条件。因此对于低温阴雨天和高温干燥...

平南县上度乡拓畲村中岭队方世永,是养蚕能手,他种有桑园2亩半,连续五年获得夏蚕茧丰收,其中突出的是:1987年他养蚕28.5张,总产鲜茧726.75公斤,总收入4212.70元。平均亩桑产会值1685.08元。他的主要经验是:

在养蚕的过程中,养殖者要根据季节的变化,适当的调整自己的养殖方法和策略,因此要想养出高产量的蚕和优质的蚕丝来,必须要充分的了解蚕的生活习性。

同一蚕室内不同位置的蚕受温度影响不同。如蚕架上方和离火源近的地方温度偏高,蚕儿发育快,反之温度偏低,蚕儿发育慢。因此,应注意经常调换蚕箔位置。小蚕期每天至少调换一次。

炎热的6月在桂东南正是雨季及烘水期,雨多湿重,气温高,有时骤晴骤雨,气温突变,因而,必须加强蚕期中的通风、降温和排湿工作。其做法是:①高温闷热天气对将眠、眠中及将起的蚕危害最大,故在饲养中、大蚕时,蚕室门窗要经常开放。在无风天气,蚕室门内用电风扇吹风。②高温干燥天气在室外搭凉棚,墙壁用井水喷洒。多给蚕吃水叶,薄叶勤喂,每餐都吃新鲜叶。③遇低温多湿天气,烧稻草加温排湿,每次烧10分钟左右,然后及时开窗换气。蚕座要稀,清屎在勤。采叶前撒禾秆灰吸湿。④雷阵雨天气,雨前闷热,须开窗通风,并喂给新鲜叶,雷阵雨降临时,如风大,要及时关门窗,待风稍弱后,再开门窗换气。

一、采果灵活措施,控制不良气候

河蟹和青虾养殖病害多发原因及防治对策。1.5 桑园虫害严重,造成叶蚕感染。据射洪县2015夏季对桑园虫害调查,平均每亩虫量达2.5万头以上,桑螟和桑尺蠖严重的田块,每亩分别高达1.8万头和1.4万头,虫口叶多,加之部分桑虫携带的病原通过尸体和粪便污染桑叶,造成虫...

目前在我国农村,养蚕的人有很多,因为从我国现阶段的发展情况来看,丝绸的需求量还是挺大的,不仅在我国国内,在国外也同样非常畅销。但是在养蚕的过程中每个季节所要注意的都有所不同。

1、饲养管理:4~5龄蚕称为大蚕,适温为25℃,干湿差3℃。通常在五龄饷食给第二口叶后,移蚕下地。蚕下地前,先打扫消洗地面,并用漂白粉进行消毒,待干后,地面撒一层石灰粉,然后移蚕下地,饲养大蚕要做到透风良好,加强消毒,每天用石灰粉消毒蚕体蚕座一次,采叶不要采黄叶、泥叶、煤烟叶、虫咬叶。

2.4 蝇蛆病 即蚕蛆蝇产卵于蚕体表,孵化后幼虫钻入蚕体内寄生而引起的病害。家蚕在饲养过程中受生物、饲料、气象、物理、化学多种外界因素及蚕体自身生理因素的作用下,会产生多种蚕病。家蚕在饲养过程中受生物(病毒、细...

如蚕座稀密不匀,会导致蚕发育不齐。因此每次给桑前都应扩座、匀座,要求小蚕以蚕不碰蚕、大蚕以不重叠为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043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