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池塘养蟹需注意水质、饵料和病害防治
一、池塘准备与水花生种植
在新塘内,适当种植水花生。这样做,不仅可以为蟹提供食物,而且能起到净化水质、防止蟹病、遮荫和提供蟹隐蔽脱壳的场所等作用。
作用 | 具体描述 |
---|---|
食物来源 | 蟹能摄食水花生的根须、叶片、藻类和小动物。 |
水质净化 | 水花生能吸肥,使水质变瘦而净化,减少蟹病发生。 |
遮荫与隐蔽 | 为蟹提供遮荫和脱壳的隐蔽场所。 |
过深太肥的淤泥对养蟹不利,必须清淤改造,仅留10厘米左右栽种水草,以保证清除病害、水质清新、水草又能生长茂盛。
原养鱼池塘改养蟹,在池塘清整中、在平时巡塘时要密切注意,发现引起河蟹逃跑的渗水处要及时有效地夯实、堵死。
三、清塘消毒与底质改良
根据天气、水质、水温等具体情况灵活掌握施肥量,使池水呈茶褐色或油绿色或酱红色,透明度保持在30-40厘米,整个养殖过程,水质始终保持肥、活、嫩、爽。
施入足量的基肥可以提高池塘水体的肥度,促进浮游生物的繁殖,为蟹苗提供充足的天然饵料;肥度提高还可满足水草的生长,为蟹苗提供良好的栖息环境。
四、养蟹池塘的注意事项
- 养殖螃蟹的池塘,一定要在阳光充足的地方,水质好,水草丰富,池塘的大小决定了螃蟹数量的多少。
- 池塘的水不要太深,1.2米就差不多了,并且池塘周围要有良好的排水系统,还要设置防逃装置。
- 在使用池塘前,要将底下的淤泥清理干净,并在放养前半个月使用生石灰泼洒消毒。
五、施肥与水质管理
六、生物调控与病害防治
做好池塘的卫生消毒工作,避免病害带来的损失。
新池塘养蟹,水质、饵料和病害防治是关键。通过合理的池塘准备、水花生种植、清塘消毒、施肥与水质管理,以及生物调控和病害防治,可以有效提高蟹的成活率和产量。
池塘改造:构建螃蟹的理想家园
在新塘内,巧妙地引入水花生,这种做法不仅能为螃蟹提供丰富的食物来源,还能有效净化水质,防止螃蟹生病,为它们提供遮荫和脱壳的隐蔽场所。避免淤泥堆积过深过肥,对养蟹而言是至关重要的。在池塘清整时,必须仔细留意,一旦发现可能引起螃蟹逃逸的渗水处,应立即进行加固和封堵。水草,作为螃蟹生长不可或缺的环境因素,不仅提供栖息、觅食、避敌、躲藏和蜕壳的场所,还能净化水质,为螃蟹创造一个健康的生活环境。
水质调控:确保水质肥活嫩爽
肥料施用:补充营养,保持水体平衡
水草种植:提升水草生长速度
由于新池中没有陈年水草根茎,需要从外界移植。为确保养殖后期水草的生长和繁殖,采取适当的种植方式,提高水草生长速度。种植时,行距控制在1.5米,株距保持在0.7米,每株种植用量为1公斤。栽种后,覆盖泥土,防止水花生因浮力而漂浮。这种种植方法不仅节省水草用量,还能确保水草数量的充足。
打造池塘养蟹的完美方案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