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树主要病害包括褐腐病、黑星病等
杏树,作为一种常见的果树,其果实不仅美味,而且营养丰富。只是,杏树在生长过程中,容易受到多种病虫害的侵扰,其中褐腐病、黑星病等病害对果实品质和产量的影响尤为严重。
1、危害特点
桃树疮痂病,又称黑星病,是桃树上重要的果实病害。它的发生和流行严重影响桃的品质和产量。病菌主要危害果实,也可危害叶片和新梢。
病害名称 | 症状描述 |
---|---|
杏褐腐病 | 近成熟的果实上形成暗褐色、稍凹陷的圆形病斑,后迅速扩大,变软腐烂,上面长有黄褐色绒状颗粒。 |
桃树疮痂病 | 果实染病,生出灰色绒状颗粒,有时还引起花腐;叶片染病,形成大型暗绿色水渍状病斑。 |
2、杏褐腐病防治
- 及时清除树上、树下的病果和僵果,集中深埋或烧毁。
- 防止果实产生伤口,及时防治害虫。
- 于果实近成熟时喷施36%悬浮剂500倍液或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70%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
加强果园综合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树体抗病力。结合修剪,剪除病枯枝,扫除落叶、落果,集中烧毁,以消灭越冬菌源。
化学防治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法:
- 果树发芽前喷5度石流合剂。
- 展叶后喷0.3度石流合剂或1:4:240倍的硫酸锌石灰液。
- 喷6S%代森锌400倍液~500倍液或30%斑白肥酸铜悬乳剂300倍液~400倍液。
6、案例分析
在某地区,杏树种植面积达1000亩,其中部分杏树因病虫害导致产量下降。通过实施上述防治措施,该地区杏树病虫害发生率降低了30%,产量提升了20%。
7、
杏树病虫害的防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采取多种措施综合防治。通过加强果园管理、合理施肥、及时修剪,并结合化学防治,可以有效降低病虫害的发生,保障杏树果实品质和产量。
杏树褐腐病同样不容忽视。该病有两种症状,一种是侵害即将成熟的果实,初期形成暗褐色病斑,随后迅速扩大,果肉变软腐烂;另一种则是侵害果实、花及叶片,果实染病后出现灰色绒状颗粒,叶片染病则形成大型暗绿色病斑。
针对褐腐病的防治, 要及时清除病果和僵果,集中深埋或烧毁,减少菌源。防止果实产生伤口,及时防治害虫,减少虫伤,防止病菌从伤口侵入。此外,在果实近成熟时喷施相应药剂,如36%悬浮剂500倍液或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70%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等。
杏树病害主要包括花、果实、叶、新梢。病菌在僵果内越冬,病果初期产生褐色圆斑,斑下果肉变褐、软腐。病果腐烂后脱落或失水干缩成褐色僵果,悬挂在枝上经久不落。花和嫩叶受害后变褐色、萎缩,菌丝通过花柄、叶柄蔓延至新梢,形成溃疡。
合理修剪,减少枝干伤口,避免人为损伤树木。同时,早春发芽前喷施5度石流合剂,展叶后喷0.3度石流合剂或1:4:240倍的硫酸锌石灰液,或6S%代森锌400倍液~500倍液或30%斑白肥酸铜悬乳剂300倍液~400倍液,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针对病害,则需在发芽前喷施3~5度石硫合剂一次,消灭树上越冬病菌。开花前和落花后10天各喷70%甲基托布津或50%退菌特1000倍液一次,防治花和幼果感染。果实成熟前1个月左右,喷0.3度石硫合剂或65%代森锌可湿粉剂500倍液一次。
杏树病虫害的综合管理
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例如,对于流胶病,主要由于黑星病菌以菌丝体在病枝中越冬,或菌丝在落叶上过冬,秋季产生分生孢子,次年春天借助风雨传播浸染。因此,增施磷肥和有机肥,提高杏树自身免疫抵抗能力,及时解除多余旁枝,增加透光性,有效减轻病害的发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