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病虫害严重威胁产量,需及时防治
春茬露地油菜易发生的病害主要有菌核病、霜霉病、黑腐病等。防治病害,应及时摘除老叶病叶,凡病叶率达到10%以上时可用农药进行防治。
主要病害
病害名称 | 症状特点 | 防治方法 |
---|---|---|
菌核病 | 茎杆、叶片、花和荚果受害,病斑淡褐色,后变灰白,病部变软腐烂,表面长出白色絮状物。 | 选用抗病良种,合理轮作,药剂防治。 |
霜霉病 | 叶片正面初生淡黄色病斑,呈多角形,叶背病部上长出白色的霜状霉。 | 加强栽培管理,药剂防治。 |
黑腐病 | 嫩叶上产生明脉症状,全部或部分叶脉呈淡黄色,随后产生花叶症状。 | 加强栽培管理,药剂防治。 |
加强栽培管理。①选好苗床,培育壮苗。选前作为非十字花科蔬菜地并远离十字花科蔬菜的田块作苗床,并清理田块四周杂草。适期播种,加强管理,培育壮苗。
蚜虫是油菜病毒病的传毒介体,而油菜幼苗最易感染病毒病,预防油菜幼苗感病非常防治。在油菜未播种前,应对其它寄主上的蚜虫普治1次,以消灭传毒的介体。油菜在未移栽前,要勤查虫,当发现有蚜虫时,应立即进行药剂防治。常用药剂有:每667平方米用50%抗蚜威20克,或48%乐斯本乳油20毫升,对水50千克常规喷雾。
由于油菜属于普通油料作物,而且还是国内油料作物的重要类型,因此在油菜种植中可以获得显着的收益。因此,探索油菜高产栽培,不仅可以保证油籽的供应,促进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且为油菜产业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为了提高油菜种植效率,应选择品种以确保强大的抗病性。在选择第二种耕作制...
主要防治方法为:一是改善油菜生态环境:注意苗肥和基肥的施用,加大对芽锚肥料的控制。如果不及时进行疾病预防和控制,将导致最终产量的显著降低。
油菜花叶病的症状特点是感病后,在嫩叶上产生明脉症状,全部或部分叶脉呈淡黄色,随后产生花叶症状。少数叶片变畸形,植株矮化,结实少,不实粒增多。发病较重的,全株矮缩畸形。茎上往往产生水渍状、褐色至黑褐色的枯死条斑。病荚弯曲,重病株往往早期枯死。
采用轮作是防治油菜菌核病、霜霉病的主要措施之一,其方法是实行水稻、油菜轮作或与禾本科作物如小麦、大麦等隔年种植,可显著减轻病害的发生。
油菜种植过程中,大家应该及时做好预防工作,防治病虫害。与蚜虫类似,青虫的粪便也会对油菜的生长产生负面作用,威胁其生长健康。湿度过高...
消灭菌源。播种前要深翻土地,深埋菌核,早春结合中耕培土破坏子囊盘。结合苗床管理,拔除病苗、劣苗。油菜开花前摘除老黄病叶并带出田间集中处理。
为了不断提高油菜的产量和质量,今天就为大家分享一下春油菜种植技术与病虫害技术。防治技术: 在菜苗时期及时处理已经受蚜虫感染的油菜。虫...
油菜菌核病:此病主要为害茎杆,亦为害叶片、花和荚果。茎上的病斑初为淡褐色,略凹陷,后变灰白,湿度大时,病部变软腐烂,表面长出白色絮状物。病茎皮层腐烂,髓部多消失而成空腔,内生有大型黑色的菌核,状如鼠粪,有时茎表也长有菌核。此病在油菜开花期开始发生,并一直为害至成熟期。引致植株早枯,种子皱瘪,减产减收。
目前各个地区的病虫害威胁逐渐增大,还不能彻底避免,因此要以预测预报前提,实施农业、物理以及生物防治,在一定阶段实行药控,尽量避免油菜的病虫害...
在发病初期,尤其是油菜进入抽薹开花期发病,必须及时施药,以控制菌核病、霜霉病、白锈病等病害的 危害。多雨时应抢晴喷药,并适当增加喷药次数。
油菜病虫害防治:农业可持续发展一、 油菜作为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在农业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年来,因为农业生态环境的恶化和气候异常现象的频发,油菜病虫害问题日益严重,给油菜产量和质量带来了严重威胁。为了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加强油菜病虫害防治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对油菜病虫害防治现状、防治策略及农业可持续发展进行探讨。
1油菜菌核病油菜菌核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害,主要危害油菜。在巴楚县,广泛种植油菜作物,在这种情况下,积极加强对当地油菜作物病虫害种类以及发病原因的掌握,对于提升当地油菜产量具有重要意义。而众所周知,在风雨较多的季节,容易导致病虫害快速蔓延,在这种情况下,种植者可以加大防范力...
③合理施肥,施足底肥,增施磷钾肥,增强植株抗病力。
虫害防治本文分析了油菜的病虫种类,结合实际情况,了油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希望可以指导农民科学合理的做好油菜病虫害的防控工作,提高油菜的产量和质量和农民收益。
4、油菜缺硼萎缩不实:油菜萎缩不实是甘蓝型油菜因缺硼而引致的非侵染性病害,严重缺硼时,油菜从苗期至抽薹期均可发病,病株萎缩死亡。中轻度缺硼时,植株在花期出现症状,荚果不实。其症状特点是植株根系发育不良,表皮变褐,有的根部肿大;叶片变暗绿色,叶形变小,叶质增厚,甚至凹凸皱缩,后变紫色和蓝紫色,叶脉褪绿变黄;生长点和花序顶端过早褪绿发白,萎缩干枯;荚果停止发育,结实少或不结实,荚果和茎部表皮也变紫色或蓝紫色,或紫蓝色的条斑。
因地制宜选用甘蓝型杂交抗病丰产良种,这是最经济有效的防病措施。播种前可采用筛选、溜选等办法清除秕粒和混在种子中的菌核。
1、选用抗病良种与种子处理。
感染部位会出现溃烂现象,溃烂部位的表面又会长出白色状霉菌层。茎秆处干燥后,表面一层组织会出现皲裂。防治技术:处理好根系部位,为有效保证或加速油菜植株根系的生长发育,同时高效预防倒伏现象的发生,种植者需要在油菜处于盛花期时中耕培土2~3次。这样既可以促进油菜发展,还能起到防...
2、油菜霜霉病:此病在油菜的整个生育期都可发生,引致叶片枯死,花序肥肿畸形,此病可为害叶片、茎、花和荚果。其症状是在被害叶片正面初生淡黄色不明显的病斑,呈多角形,叶背病部上长出白色的霜状霉。不能结实或结实不良,菜籽产量和质量下降。
主要虫害:油菜的害虫主要有蚜虫、潜叶蝇等。
⑤根据土壤缺硼的实际情况,在苗床和本田喷施硼砂或硼酸1-2次。可有效治疗因缺硼引起的"萎缩不实病"、"花而不实病"。
2、合理轮作。
在油菜种植过程中会出现小菜蛾的威胁,小菜蛾是油菜种植过程中常见的虫害,本文将为大家介绍暖冬油菜小菜蛾的防治技术,供大家参考使用。.冬油菜...
3、狠抓苗期治蚜防病。
5、菌核病。药剂种类与用量为: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1~2次,50%多菌灵粉剂500倍液2~3次,20%甲基立枯磷1000倍液1~2次,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1500倍液2~3次。在主茎开花株率95%以上、一次枝梗开花株率达50%左右时,或叶病株率10%以上、茎病株率在1%以下开始喷药最适宜。喷药1~2次,间隔6~9天。
回顾完油菜病虫害严重威胁产量,需及时防治。,让我们继续探讨油菜病虫害防治:案例解析与未来趋势。
油菜病害防治策略解析
在病虫害防治中,合理轮作是关键措施之一。通过轮作,可以有效减少病害的积累和传播。
在湖北省某地区,通过实施绿色防控技术,油菜菌核病的防治效果显著提高,病害发生率降低了30%以上。
在苗期,重点防治蚜虫,采用抗蚜威或乐斯本乳油等药剂进行喷雾,有效控制了蚜虫的传播。
未来展望
油菜病虫害防治需要综合运用农业、物理、生物以及化学防治方法。未来应加强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实施精准防治,以减少农药使用,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同时,推广抗病良种,加强栽培管理,提高油菜自身抗病能力,是未来油菜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方向。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