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农资

洋葱栽植前后,需关注土壤处理、水分管理、病虫害防治和施肥四方面

阶段 关键要点 操作步骤
播种 适期播种 立秋前后播种,条播或撒播,均匀播种,每公顷用种量1.8-2.25千克。
苗期管理 洋葱出苗期约7-10天 出苗后视墒情灌水,长出2片叶后追施尿素,每隔10天灌水一次。
葱苗假植 11月中旬起苗 剔除无根、过矮幼苗,将葱苗扎成小把,置于荫处,雍好湿土假植越冬。
土壤处理 翌年洋葱栽植地块 冬前对地下害虫和杂草进行处理,确保土壤适宜洋葱生长。
栽植 栽植深度 栽植深度以没过小葱头为准,大约2厘米深,以浇水后葱苗不倒不漂浮为宜。
田间管理 洋葱定植后 约20天进入缓苗期,气温低不宜大量浇水,适时施肥浇水。
移栽定植 移栽前选择苗龄 苗龄在50-55天,秧苗直径6-8毫米,苗高25厘米左右,喷施叶面肥促进生根。
施肥做畦 肥料施用 每亩需氮13~15kg、磷8~10kg、钾10~12kg,施足底肥,适时施肥浇水。
病虫害防治 洋葱易感病害 洋葱易感霜霉病、紫斑病及锈病,阴雨多湿天气,霜霉病、紫斑病较为严重。
选择壮苗 苗期管理 土壤浇透水,适当喷洒多菌灵,防止幼苗发生病害倒伏。
水分管理 洋葱根系浅 播种后保持土壤湿润,营养生长、鳞茎膨大期需肥需水最大。
地膜栽培 增强抗寒能力 覆膜前灌足水造墒,喷施除草剂,覆膜后打孔移栽。

洋葱种植过程中,土壤处理、水分管理、病虫害防治和施肥是四个关键环节。通过科学的管理,可以有效提高洋葱的产量和品质。

洋葱栽植前后,需关注土壤处理、水分管理、病虫害防治和施肥四方面

土壤处理:在洋葱栽植前,要对土壤进行深翻、晒土,清除杂草和病虫害,确保土壤疏松、肥沃。

水分管理:洋葱喜湿不耐旱,播种后要保持土壤湿润,适时浇水,避免水分过多或过少。

病虫害防治:洋葱易感霜霉病、紫斑病及锈病,要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防治。

施肥:洋葱对肥料的要求较高,要合理施用氮、磷、钾肥,避免过量施用氮肥。

土壤改良:打造肥沃种植基地

在洋葱种植中,土壤改良是基础工作。以我国南方某地区为例,当地农民在种植洋葱前,会对土壤进行彻底的改良。他们会在播种前一个月,对土壤进行深翻,以打破板结,增加土壤透气性。接着,施入75吨有机肥料,如腐熟的农家肥,确保土壤肥力充足。同时,进行杂草和地下害虫的防治,为洋葱创造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

播种与苗期管理:精确掌控生长节奏

播种洋葱通常选择在立秋前后进行,采用条播或撒播方式,确保播种均匀。每公顷用种量约为1.8-2.25千克,根据发芽率适当调整。播种后,视墒情适时灌水,有助于幼苗生长。洋葱出苗后约7-10天,当大部分幼苗出土时,结合中耕锄草,追施尿素105-108千克/公顷,以促进幼苗健康生长。

洋葱栽植前后,需关注土壤处理、水分管理、病虫害防治和施肥四方面

假植与栽植:确保洋葱健壮成长

洋葱在11月中旬起苗,剔除无根、过矮的幼苗,将苗扎成小把,置于荫处假植。在葱苗基部至中上部雍好湿土,以利越冬。翌年洋葱栽植前,要控制栽植深度,以没过小葱头为准,大约2厘米深。栽植深度与栽植时期、土壤质地有关,春栽宜浅,秋栽宜深。

田间管理:细节决定成败

洋葱定植后约20天进入缓苗期,此时气温低,不宜大量浇水。当洋葱进入膨大期前,需肥量增加,可进行第二次追肥,即发棵肥。膨大期时,追肥对洋葱获得高产至关重要,可追肥2次,一次在小满前后,一次在膨大盛期。

移栽与施肥:优化生长环境

移栽洋葱前,选择苗龄在50-55天的秧苗,此时苗子易生根,恢复生长快。移栽前10-15天,喷施0.2%的磷酸二氢钾叶面肥,促进秧苗生根。施肥方面,洋葱对肥料的要求较高,每亩需氮13~15kg、磷8~10kg、钾10~12kg。

洋葱种植的关键环节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041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