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识茶

枸杞白粉病是枸杞叶片上出现白色粉末状物质

枸杞,作为我国传统的滋补养生佳品,深受人们喜爱。只是,枸杞在生长过程中常会受到白粉病的侵扰,给枸杞种植户带来不小的困扰。那么,枸杞白粉病究竟是什么?它有哪些危害?我们又该如何防治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揭开枸杞白粉病的神秘面纱。

枸杞白粉病是枸杞叶片上出现白色粉末状物质

一、枸杞白粉病的症状

枸杞白粉病主要危害枸杞叶片,表现为叶片表面出现白色粉末状物质。初期,叶片背面会出现圆形白粉状小霉斑,随后逐渐扩大连片。严重时,整个叶片表面布满白色粉末,叶片光合作用受阻,导致叶片变黄、脱落,甚至整株枯死。

枸杞白粉病的病原菌为半知菌亚门的粉孢属。在寒冷地区,病菌以有性态子实体闭囊壳随病残物在土中越冬。在温暖地区,病菌主要以无性态分生孢子进行初侵与再侵,完成病害周年循环,并无明显越冬期。

1. 农业防治

合理轮作:避免枸杞连作,实行轮作制度,减少病菌积累。

发病初期,可选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等喷雾防治。

利用白粉菌的天敌,如捕食螨、真菌等,进行生物防治,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四、注意事项

1. 防治枸杞白粉病要及早进行,发病初期治疗效果较好。

2. 交替使用不同类型的农药,避免病菌产生抗药性。

3. 在防治过程中,要注意保护环境,减少农药残留。

枸杞白粉病是一种常见的真菌性病害,对枸杞生长和产量影响较大。了解枸杞白粉病的症状、病原、防治方法以及注意事项,有助于枸杞种植户有效预防和控制病害,提高枸杞产量和品质。

防治方法 作用
农业防治 减少病菌积累,降低发病风险
药物防治 直接杀灭病菌,控制病害蔓延
生物防治 利用天敌抑制病菌,减少化学农药使用

防治策略:绿色防控,科学管理

枸杞白粉病是枸杞叶片上出现白色粉末状物质

预防为主,及早防治

白粉菌对三唑酮类以及对有机或无机硫杀菌剂较为敏感。因此,在发病前或见病后,应连续喷施45%石灰硫磺合剂结晶或膏剂300倍液,或50%胶体硫或超微硫磺悬浮剂200~400倍液,或15%粉锈宁可湿粉20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600倍液,间隔7天左右至20天以上,交替施用。

环境因素:通风透光,降低湿度

枸杞白粉病的发生与通风透光及湿度密切相关。因此,在种植过程中,要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降低湿度,减少病害发生。此外,发病前或初期,可喷洒27%高脂膜100倍液,造成缺氧环境,使病菌死亡。

以我国某枸杞种植基地为例,通过实施绿色防控措施,有效降低了枸杞白粉病的发病率。该基地在发病初期,采用波美4°-5°石硫合剂进行喷洒,同时加强田间管理,确保枸杞生长环境通风透光。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枸杞白粉病的发病率明显下降,枸杞产量得到保障。

未来展望:持续创新,共筑绿色生态

面对枸杞白粉病这一挑战,我们应持续创新,探索更多绿色防控技术,共同构建绿色生态,为枸杞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039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