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花卉

洋葱种植需关注田间管理及采收时机

秋栽洋葱秧苗成活后,便踏入越冬期的大门。为了确保洋葱苗能够安全度过这个阶段,适时浇越冬水是关键。待到越冬后,洋葱开始返青,步入茎叶生长期。这个阶段,水分管理尤为重要,既要适时浇水,又要适度控制,防止植株徒长。

洋葱种植需关注田间管理及采收时机

控制浇水的方法,我们称之为“蹲苗”。蹲苗的时间根据天气、土壤和生长状况而定,通常在15天左右。当葱秧苗外叶深绿,蜡质增多,叶肉变厚,心叶颜色变深时,即为蹲苗结束的信号。此后,一般每隔8~9天浇水一次,使土壤保持见干见湿的状态,既促进植株生长,又防止植株徒长。在采收前7~8天,要停止浇水。

田间管理

在洋葱种植过程中,以下四点田间管理至关重要,可有效提高洋葱产量和品质:

  • 浇水:合理控制浇水量,保持土壤湿润度。
  • 施肥:根据洋葱生长需求,合理施用氮、磷、钾肥料。
  • 中耕松土:保持土壤通透性,提高养分利用率。
  • 除薹:及时去除抽薹植株,确保养分集中在鳞茎生长。
管理措施 具体操作 注意事项
浇水 根据生长阶段,合理控制浇水量。 采收前7~8天停止浇水。
施肥 每亩施氮13~15公斤、磷8~10公斤、钾10~12公斤。 根据土壤肥力情况,适当调整施肥量。
中耕松土 苗期进行3~4次,茎叶生长期进行2~3次。 中耕深度以3厘米左右为宜,定植株处要浅,远离植株的地方要深。
除薹 在花球形成前,剪除早期抽薹的洋葱。 防止开花消耗养分,促使侧芽生长,形成较充实的鳞茎。
  • 浇水:根据土壤湿度,适时浇水。
  • 施肥:根据生长需求,适当追肥。
  • 病虫害防治:定期进行消毒杀菌,预防病虫害发生。
  • 除草:及时清理园区内多余的杂草。
洋葱种植需关注田间管理及采收时机

在管理洋葱的过程中,还需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定期对园区进行消毒杀菌,避免病虫害的发生;二是要清理园区杂草,减少病菌滋生;三是在春季返青季节,要及时施肥,保证洋葱的生长需求。

洋葱的种植,对土壤的要求较高,一般每亩需要氮肥13~15公斤、磷肥8~10公斤、钾肥10~12公斤。在种植过程中,要适时进行中耕松土,以利于洋葱根系的发育和鳞茎的膨大。中耕一般在苗期进行3~4次,在茎叶生长期进行2~3次,到植株封垄后停止中耕。中耕深度以3厘米左右为宜,定植株处要浅,远离植株的地方要深。

在洋葱的生长过程中,浇水是一项重要的管理工作。定植后约20天进入缓苗期,由于气温较低,不能大量浇水,以免降低地温,影响缓苗。这个阶段浇水次数要多,每次浇水数量要少,以保持土壤湿润,促进幼苗发根成活。在鳞茎膨大期,要注意补充硫酸钾肥,以促进鳞茎的发育。

对于早期抽薹的洋葱,要及时进行除薹,以防止开花消耗养分,促使侧芽生长,形成较充实的鳞茎。实践证明,采取除薹措施后,即使先期抽薹的植株,仍可获得一定的产量。

洋葱采收后,要在田间晾晒2~3天。直接上市的洋葱,可削去根部,并在鳞茎上部假茎处剪断,即可装筐出售。如需贮藏的洋葱,则不去茎叶,将茎叶编成辫子,悬挂在通风、阴凉、干燥的地方,称为挂葱,或者袋筐贮藏。

洋葱种植过程中,要适当进行中耕培土,增强土壤通透性,提高养分利用率,从而促进鳞茎膨大,提高产量。临近采收期,要逐渐减少浇水量,并停止浇水。同时,在松土培土时,要注意浅耕,以免伤及地下鳞茎,影响洋葱品质。

洋葱采收一般在5月底至6月上旬。当洋葱叶片由下而上逐渐开始变黄,假茎变软并开始倒状,鳞茎停止膨大,外皮革质,进入休眠阶段,标志着鳞茎已经成熟,就应及时收获。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039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