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技术

蟾蜍含有毒素,接触或误食可能导致严重中毒甚至死亡

夏天来临,蟾蜍活跃,一些人在抓青蛙时,不小心误抓到蟾蜍。有些好奇的人甚至误将蟾蜍当作美食,却不知这可能导致严重后果。

蟾蜍含有毒素,接触或误食可能导致严重中毒甚至死亡

蟾蜍的毒性来源

蟾蜍的毒性主要来自于其皮肤和腺体。蟾蜍的皮疣内含有腮腺,其中含有剧毒。这些毒液可以通过食用蟾蜍或其分泌物进入人体,引起中毒。

蟾蜍中毒的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头晕、心悸等。严重时,可能导致呼吸衰竭、心脏骤停甚至死亡。

案例分享

2021年7月19日,重庆市双桥经开区发生一起误食蟾蜍中毒事件。两名男子在抓青蛙时,误将两只蟾蜍一起食用,导致一人死亡,一人被紧急送入医院重症监护。

1. 不要随意捕食或食用蟾蜍;

2. 如果在野外遇到蟾蜍,要避免接触其皮肤和腺体;

4. 如果出现中毒症状,应立即就医。

尽管蟾蜍含有剧毒,但经过专门加工提取的蟾蜍提取物具有药用价值,可用于治疗恶心、呕吐等症状。但使用时必须严格按照医生指导,不可随意使用。

症状 潜伏期 严重程度
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头晕、心悸 0.5~1小时 可能导致呼吸衰竭、心脏骤停甚至死亡


针对蟾蜍含有毒素,接触或误食可能导致严重中毒甚至死亡。的观点告一段落,再延伸至警惕蟾蜍毒害,安全防范是关键。。

紧急救治:意外中的教训

蟾蜍含有毒素,接触或误食可能导致严重中毒甚至死亡

蟾蜍的皮疣和腮腺内含有剧毒,这种毒素不仅存在于蟾蜍体内,其白色浆液和卵中也含有多种有毒物质。即便经过简单清洗,毒素也无法被完全去除。唐泽医生指出,蟾蜍毒素一旦摄入过量,即可导致中毒,严重者甚至可能致命。

中毒症状:不容忽视的危险信号

在另一起案例中,一名女子在家中煮食蟾蜍时,不慎将毒液溅入眼中,导致眼部严重损伤。这一事件 提醒我们,对待蟾蜍等有毒生物必须谨慎,不可轻信其药用价值而忽视其潜在的危险。

预防措施:如何安全防范

为了避免类似悲剧的 发生,唐泽医生提醒广大市民,在野外遇到蟾蜍等有毒生物时,应保持距离,切勿捕食。同时,对于市场上出售的食材,也要仔细检查,确保其安全无毒。如果不幸误食了含有蟾蜍毒素的食物,应立即就医,寻求专业救治。

守护生命,拒绝毒害

蟾蜍的毒性不容忽视,我们应该从这些悲剧中吸取教训,提高安全意识,避免因对蟾蜍的误解而带来的生命危险。同时,相关部门也应加强对此类有毒生物的科普宣传,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039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