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鸠人工养殖技术详解:探讨斑鸠养殖方法与技巧
近日,合浦县沙田镇淡水村科农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斑鸠养殖获得成功。养殖户在查看斑鸠生长情况。市场需求量也是非常大的。那么,斑鸠,该如何养殖呢?下面,就给大家介绍几个养殖斑鸠的小窍门。
一、建立场地
斑鸠养殖需要人工搭建仿生场所,不能纯人工而应该是半野生半人工养殖。还有个方法就是让斑鸠同鸽子一起饲养,驯化会相对容易一些。若是单独需要斑鸠蛋,可给雌鸟人工注射雌激素促其产蛋。
场地要求 | 地势高、湿度低、干燥、通风良好、空气清新 |
---|---|
搭建设施 | 遮风避雨的屋、假树、人工鸟巢 |
二、挑选种鸟
选取体大、健壮、无病的10月龄的成鸟作为种鸟,单独饲养。在饲料中应多加蛋白质、卵磷脂及钙的食物。以利于繁殖。
三、繁殖育雏
1. 产卵:野生种鸟一般春秋季节交配产卵。人工饲养可采取给雌鸟人工注射雌性激素的方法,促其短期内发情,可使每月都能产卵。
2. 孵化:将产后的卵收集起来,放入孵化箱内进行人工孵化。在孵化过程中应调节温度及相对湿度。确保出壳率在98%以上。
3. 雏鸟管理:雏鸟刚孵出时应注意保暖,及时饮水。选用万分之二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作为饮用水,每4小时更换一次。雏鸟出壳以后,一般6~8小时有觅食行为,选谷子或碎米等体积小、易消化的食物,也可用雏鸡颗粒饲料。
四、及时防病
由于人工养殖密度大,易感染疾病,应做好网箱内的清洁工作,定期消毒,及时清理粪便,并定期进行防疫。发现病鸟应隔离治疗,死鸟应深埋或烧掉,并对该网箱内所有鸟进行消毒处理。
斑鸠生长期很短,一般4--5周龄便可长成成鸟,4个月后性发育成熟。为了节约饲料,提高效益,商品鸟一般在4--5周龄出售。
六、案例分析
某养殖户在2018年开始尝试斑鸠养殖,经过一年的努力,成功实现了经济效益的提升。具体数据如下:
年份 | 斑鸠数量 | 经济效益 |
---|---|---|
2018 | 1000 | 10万 |
2019 | 2000 | 20万 |
斑鸠人工养殖技术并非难事,关键在于掌握正确的养殖方法。通过以上介绍,相信大家对斑鸠养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希望广大养殖户在实践过程中,能够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不断优化养殖技术,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从斑鸠人工养殖技术详解:探讨斑鸠养殖方法与技巧。出发,我们现在转向斑鸠养殖:案例解析与未来趋势。
一、精心选址,打造适宜环境
选择合适的养殖场地是成功养殖斑鸠的关键。理想的场地应位于地势较高、干燥且通风良好的地方。同时,应搭建遮风避雨的屋舍,为斑鸠提供一个舒适的栖息地。
二、雏鸟管理,呵护成长关键期
三、人工孵化,提高产蛋率
五、科学饲养,确保健康生长
斑鸠体形似鸽,羽毛光滑,性情温顺,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在饲养过程中,饲料中应添加蛋白质、卵磷脂和钙等营养物质,以促进斑鸠健康生长。此外,可通过让斑鸠与鸽子共同饲养,降低驯化难度。
六、适时出售,实现经济效益
斑鸠生育期短,4至5周龄即可作为商品鸟出售,单只重200至300克。由于其养殖成本低、经济效益高、市场需求量大,斑鸠养殖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