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技术

黄鳝养殖失败:原因分析及问题探讨

黄鳝,作为一种高价值的特种水产,其养殖需求逐年上升。只是,不少养殖户在黄鳝养殖过程中遭遇了失败。本文将深入剖析黄鳝养殖失败的八大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黄鳝养殖失败:原因分析及问题探讨

一、乱购苗种

许多养殖户在外地购买的所谓“人工养殖”苗种或其它所谓“优质”苗种,实为收集的野生苗种。这些苗种因暂养和多环节贮存、运输等不科学操作,购回后死亡率高达90%~100%。解决方法:选择健康苗种,在本地选购,既经济,质量又有保障。

黄鳝有深黄大斑、土红大斑、浅黄细斑、青灰细斑等类型,只有选择前二种才有较快的生长速度。选择不当会影响经济效益。

三、水源与水质管理不当

应选择水源充足,四季朝阳的地方。水质管理方面,春秋季3-5天换水一次,夏天1-2天换水一次,注水水温不能超过5℃,以免引起死亡。

四、鳝池建造不合理

鳝池建造要选地势稍高,排灌方便的地方,面积5-20平方米或30-60平方米,池深80-100厘米。池形应按东西走向,四周高出地面30-50厘米。

五、大小混养问题

同一池中大小混养,小鳝不敢争食而体质衰弱甚至死亡。解决方法:合理分池,避免大小混养。

六、忽视水草培植

水草能为黄鳝防暑降温,净化水质。没有水草的鳝池无法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养殖黄鳝也难以成功。

七、频繁换料

黄鳝饲料应有一定的稳定性,突然改变饲料种类,黄鳝难以适应而拒食,会影响正常生产生长。

黄鳝富含DHA和卵磷脂,能增进视力,促进皮膜的新陈代谢。此外,其特种物质“鳝鱼素”能降血糖和调节血糖,对糖尿病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对策

针对上述原因,

  1. 选择优质苗种,避免乱购。
  2. 合理选择黄鳝品种。
  3. 加强水源和水质管理。
  4. 合理建造鳝池。
  5. 避免大小混养。
  6. 重视水草培植。
  7. 保持饲料稳定性。
  8. 充分利用黄鳝的药性功效。

案例分析

在某地区,一位养殖户因乱购苗种导致黄鳝死亡率高达90%。后来,该养殖户按照以上建议进行整改,黄鳝成活率提高至80%,经济效益显著提升。

结论


刚刚提到了黄鳝养殖失败:原因分析及问题探讨,下面我们来说黄鳝养殖失败:案例解析与对策建议。

案例一:苗种选购不当导致养殖失败

李大姐的鳝池水深问题也让她头疼不已。黄鳝体内无鳔,不能在不同水层随意漂浮停留以露出水面呼吸空气。池水过深,黄鳝需频繁游至水面呼吸,消耗大量体能,影响正常生长。李大姐的鳝池水深在20厘米以上,导致黄鳝生长缓慢,甚至出现死亡现象。正确的做法是,根据鳝体大小,水深宜控制在5~20厘米。

黄鳝养殖失败:原因分析及问题探讨

赵大哥的鳝池建造不合理,导致养殖效益低下。鳝池应选择水源充足、四季朝阳的地方,池底垫上经过曝晒松硬适度的泥土30-60厘米,便于鳝鱼打洞潜伏。池面1/3的水面可适度种植水生植物,改善鱼池环境。

陈大哥在饲料选择上犯了错误,用麦麸、菜饼、豆渣等植物性素食饲喂黄鳝,导致黄鳝生长缓慢,甚至发病死亡。黄鳝属底栖凶猛的肉食性鱼类,应投喂动物性饲料或全价配合饲料。

案例七:忽略培植水草导致生态环境恶化

周大哥的鳝池施粪肥过多,导致水质败坏,诱发疾病。鳝池水体小,施粪肥极易败坏水质,诱发疾病,建议合理施用粪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032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