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生活

玉米穗腐病是由多种病原菌引起的,导致玉米穗部腐烂的病害

一、玉米穗腐病概述

玉米穗腐病是由多种病原菌浸染引起的病害,主要包括禾谷镰刀菌、串株镰刀菌、青霉菌、曲霉菌、枝孢菌、单核孢菌等近20多种霉菌。这种病害在玉米生长的各个阶段都可能发生,对玉米产量和品质产生严重影响。

玉米穗腐病是由多种病原菌引起的,导致玉米穗部腐烂的病害
成因 具体表现
土壤连作 同一地块大面积的连作会使土壤中带菌量增加,增加病害发生的可能性。
气候条件 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有利于病原菌的扩散和蔓延。
害虫活动 害虫活动有助于病原菌的侵染。
种植密度 种植密度过大、田间通风透气性差,为病虫害的滋生创造了条件。

玉米穗腐病的症状主要表现为整个或部分果穗或个别籽粒腐烂,其上可见各种霉菌的菌丝。发病初期,果穗表面出现褐色或黑色斑点,因为病情的发展,斑点逐渐扩大,最终导致整个果穗腐烂。

1.农业防治

  • 轮作换茬:避免在同一地块连续种植玉米,减少土壤中带菌量。
  • 合理施肥:施用有机肥料,提高土壤肥力,增强植物的抗病能力。
  • 合理密植:合理调整种植密度,保证田间通风透气。
  • 利用拮抗微生物:利用拮抗微生物抑制病原菌的生长和繁殖。
  • 引入天敌昆虫:引入天敌昆虫控制害虫数量,减少病原菌的传播。
  • 选用高效低毒农药:在发病初期及时喷洒高效低毒农药,控制病害蔓延。
  • 交替使用农药:避免长期使用同一类农药,防止病原菌产生抗药性。

五、预防措施

1.选择抗病品种:选择抗病性强的玉米品种,降低病害发生的可能性。

2.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除田间病残体,减少病原菌的传播。

玉米穗腐病是一种严重的病害,对玉米产量和品质产生严重影响。了解玉米穗腐病的成因、症状、防治方法以及预防措施,有助于农民朋友有效地控制病害,提高玉米产量和品质。


简单了玉米穗腐病是由多种病原菌引起的,导致玉米穗部腐烂的病害。,现在展开玉米穗腐病:防治与未来挑战的话题。

玉米穗腐病是由多种病原菌引起的,导致玉米穗部腐烂的病害

二、病害成因

玉米穗腐病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同一地块大面积连作,土壤中带菌量增加;生长季降水量高,有利于病原菌扩散;害虫活动为病菌提供感染机会;种植密度不合理,田间通风透气性差,高温小气候有利于病虫害滋生。

针对玉米穗腐病的防治,应采取以下措施: 1. 选择抗病品种,如果穗花丝少、苞叶薄、不开裂的品种; 2. 合理规划种植密度,避免过度密植; 3. 科学施肥,改善田间通风透气性; 4. 及时清除病残体,减少土壤中带菌量; 5. 采用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控制病虫害。

某地区玉米种植户小李,由于连续多年在同一地块种植玉米,导致土壤中带菌量逐年增加。2019年,小李的玉米种植面积达100亩,但由于未采取有效防治措施,玉米穗腐病发病率高达40%。为减少损失,小李采取了以下措施:更换抗病品种、合理规划种植密度、清除病残体、采用化学防治等。经过一年的努力,小李的玉米产量和品质得到明显提升。

面对玉米穗腐病这一农业健康挑战,应加强病害监测,提高农民防治意识,推广抗病品种和科学种植技术,以降低病害发生风险,保障玉米产业健康发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032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