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施绿肥,旨在补充土壤养分
土里种的红薯,不如原来光滑;种出的大米,饭味变淡;蔬菜欠香甜;瓜果少了风味,口感变差。究其原因,在于土壤的退化。
而各种绿肥的幼嫩茎叶,含有丰富的养分,一旦在土壤中腐解,能大量地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和氮、磷、钾、钙、镁和各种微量元素。由于绿肥含有大量有机质,能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和供肥能力;绿肥有茂盛的茎叶覆盖地面,能防止或减少水、土、肥的流失。
绿肥:绿色的“金子”
绿肥常常被农民称为绿色的“金子”,这是因为绿肥能改良土壤,并作为肥料,使农业丰产。当土壤含盐量超过0.2%的时候,一般庄稼是不能正常生活的,而绿肥家族中的大米草、田菁、苕子、苜蓿、紫穗槐等却能良好地生长,而且还能逐渐地帮助土壤脱盐。
在长期施用化肥的田里,晚稻长势不足。而种一季绿肥的田里,晚稻长势良好。在紫云英、油菜、黑麦草等三种绿肥中,又以种植紫云英效果最好。
化肥的过度使用与土壤退化
近30多年来,农民为了方便,普遍以使用化肥为主。中国农科院祁阳红壤实验站专家高菊生称,长期大量使用化肥,带来农业面源污染,导致土壤板结、瘠薄、酸化、重金属含量超标,地力下降。
“农业可持续发展,提升农产品品质,大干绿肥是基础。”高菊生等专家呼吁,农闲时节,湖南要大力发展紫云英等绿肥生产。
土壤养分 | 绿肥 |
---|---|
有机质 | 绿肥的幼嫩茎叶含有丰富的养分,腐解后能大量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 |
氮、磷、钾 | 每千公斤绿肥鲜草可提供相当于13.7公斤尿素、6公斤过磷酸钙和10公斤硫酸钾的养分。 |
微量元素 | 绿肥能增加土壤中的氮、磷、钾、钙、镁及微量元素。 |
为发展绿肥生产,中国农科院祁阳红壤实验站组织专家攻关,已在水稻机械收割留高茬迟播紫云英、紫云英高效播种、机械化翻压等方面取得进展,创造了便于农民操作的轻简模式。
本文通过对原州区林业生产用地现状、绿肥在林业生产上的作用进行分析,从增加土壤有机质,改良土壤理化性质、增加土壤养分、能保持水土及绿肥的种类和绿肥作物的利用方法等论述了绿肥在我区林业生产中的重要性。
专家建议,秋冬农业大干绿肥生产,各级农业部门都要办点示范,以点带面;各地要出台奖励措施,确保绿肥种籽免费足额供应,鼓励和支持种粮大户扩种绿肥。
专家研究表明,每亩水稻田里翻压1500公斤的紫云英,可减少化肥投入20%—40%,水稻产量可增加一成以上,每亩效益提高600元。
近年来,国家拿出大量的资金,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农民采用复合肥代替单一化肥。高菊生称,复合肥难以替代绿肥。在肥料的“三驾马车”中,化肥、有机肥、绿肥各有功用,绿肥作物是协调人与自然、消耗和保护的关键,培肥地力要靠绿肥治本。
土生万物,地产千粮。曾经的农业“八字方针”:土、肥、水、种、密、保、管、工,土排在第一位。
在专家呼吁下,2012年底,湖南省政府办公厅出台《关于恢复发展绿肥生产的意见》。3年来,在常德等地,绿肥生产已引起种粮大户的青睐。
“花草种三年,瘦田变肥田。”祁阳县银光粮油合作社负责人告诉记者,种紫云英好处多,使用的化肥少了,田间杂草少了,土质变松软了,稻谷成熟度一致了,水稻产量也提高了。
经过对广施绿肥,旨在补充土壤养分,改善土壤质量。的讨论,现在轮到绿肥应用,土壤改良新趋势。
绿肥作物的利用,最佳时期是在盛花期稍前进行,这时茎叶幼嫩,易于分解,养分含量高,收割或就地翻压于土中。
在祁阳县文富市镇官山坪村的对比试验田中,专家高菊生指出,旱地施用化肥20年后,作物绝收;水田施用化肥20年后,产量下降。
绿肥不仅为土壤增加了大量的养分,而且,它们身体腐烂后形成的黑色腐殖质,还能疏松土壤,粘结砂粒,改善土壤的结构。绿肥翻入土壤后,在微生物的作用下不断地分解,除释放出大量有效养分外,还形成腐殖质,腐殖质与钙结合能使土壤胶结成团粒结构,保水保肥力强,调节水、肥、气、热的性能好,有利于作物生长。
通过开展本行动,进一步普及科学施肥技术,进一步推广应用增施有机肥、秸秆还田、绿肥种植等耕地土壤培肥改良措施,项目区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得到显著提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