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识茶

外塘甲鱼养殖苗种放养,需注意水质、密度、温差等关键因素

一、池塘的晒塘、消毒和解毒

消毒晒塘 用量
生石灰 200kg/亩
漂白粉 20kg/亩
高锰酸钾 3kg/亩

消毒晒塘:生石灰、漂白粉、高锰酸钾等,用量分别在200kg、20kg、3kg/亩。

外塘甲鱼养殖苗种放养,需注意水质、密度、温差等关键因素

解毒改底:提前10天进水,并进行解毒。

培藻调色:7天前用氨基酸培藻膏+藻种,或者腐殖酸钠

二、内脏代谢保健

甲鱼因饲料本身营养问题、外界毒素、应激等因素导致机体代谢失调,出现如气滞血瘀、痰浊淤阻、内火生毒等代谢障碍或疾病。

三、放养前水体理化因子的调控

距离放苗一个星期左右时,着手对池塘水的理化因子进行调控。池塘水保持pH值在7.2-8.5,氨氮浓度低于1mg/l,亚硝酸浓度低于0.1mg/l。水色要嫩、爽、活,可适度泼洒微生物制剂,维持水体生物多样性。

横竖开沟,快速的集聚池底池水,利于使池塘底泥形成干燥的环境。在晚春时节对土塘池底进行改造,去除池塘底泥表层土壤,可堆积于池塘土埂上。并对池底进行晾晒,至干裂为止,并进行翻晒。

五、外塘甲鱼养殖管理

外塘甲鱼养殖管理需要做到哪些?主要有温室转外塘的技术,考虑越冬死亡和做好水质的调控,在低温的情况下绝对静止骚扰、捕捉、运输等操作。水位要保持稳定,换水以添加睡为主,切忌大排大灌。

六、种苗放养后的诱食与投喂

外塘苗种密度的控制应根据养殖户下次翻塘时甲鱼的规格设置其初始苗种放养密度,保证养殖全过程顺利开展。若需在甲鱼150g/只时翻塘,苗种放养密度应在30只/㎡左右;若在甲鱼在50-100g/只时翻塘,苗种放养密度应在50只/㎡左右;若只暂养2个月左右,密度应低于90只/㎡。

甲鱼,又称鳖,属爬行纲,龟鳖科,鳖属,鳖的经济价值很高,其肉含有大量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营养丰富,味道鲜美,且有滋补的功效,素为我国餐馆酒家的筵席佳肴,鳖甲是一味常用的中药药材,有滋阴潜阳,散结消癖的功能,能...

甲鱼养殖实用手册目录:第一章甲鱼概况 l第二章甲鱼蛋的挑选和孵化 2一、选蛋及采用不同介质装框2二、影响甲鱼蛋孵化率的因素2三、日常管理2四、小甲鱼出室3第三章稚鳖放养

外塘生态甲鱼养殖过程中,高温季节是最重要的时候,因为一年当中,这时是甲鱼生长速度最快的时候,也是甲鱼病害发病的...


外塘甲鱼养殖苗种放养,需注意水质、密度、温差等关键因素。已经分析完毕,现在看外塘甲鱼养殖,水质调控关键。。

在进行甲鱼养殖前,池塘的准备工作至关重要。要进行消毒晒塘,常用的消毒剂有生石灰、漂白粉、高锰酸钾等。以生石灰为例,用量约为200kg/亩。提前10天进水,进行解毒改底,使用过硫酸氢钾、腐植酸钠、生物底改等。最后,7天前开始培藻调色,使用氨基酸培藻膏+藻种或腐殖酸钠,确保水色嫩、爽、活。

外塘甲鱼养殖苗种放养,需注意水质、密度、温差等关键因素

在放苗前,要对苗种进行消毒,以防止疾病传播。一般使用0.5-1%的食盐水浸泡1分钟左右;或使用5-10ppm的聚维酮碘浸泡2-5分钟;或使用20-30ppm的土霉素浸泡2个小时。消毒方式可根据地区和养殖习惯选择。

放苗后2天开始,可在饲料中混合蛋黄作为诱食剂。一般情况下,第五天,甲鱼的摄食水平可达到正常水平。在驯食期间,培养甲鱼定点、定时的摄食习性,利于管理观察。前期小甲鱼投喂应注意饲料的柔软度、甲鱼肠胃微生态系统的构建辅助工作及免疫物质补充。

高温季节是甲鱼生长最快的时候,也是病害发病的高峰期。因此,在高温季节,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一是保持水温稳定,控制在25℃以上;二是加强水质管理,适时换水,保持水质清新;三是合理投喂,避免过量投喂导致水质恶化。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031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