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针菇出菇期需保持土壤湿润,避免积水
作者:茶韵农夫•更新时间:6小时前•阅读3
移袋后,在菌袋上面及四周覆盖黑色薄膜遮光,同时调节温湿度,使膜内湿度稳定在90%,促进出菇整齐。头潮菇采收后,向料内补充水分,并喷施营养液200克,促进二潮菇出菇。二潮菇采收后,培养料明显收缩,料与袋间出现空隙,后期易从袋底及四周出菇,菇质受影响。可以向袋内补一次大水,每袋补水300克,促进培养料吸水膨胀。
金针菇出菇期水分巧管理
管理方法 | 具体操作 |
---|---|
报纸覆盖 | 喷水应少量多次,以保持报纸湿润;地膜盖的,可向地面和空间喷水,保持空气湿度90%左右。 |
保湿催蕾 | 当菌丝发到袋底后,立即开袋搔菌,耙去老菌皮,盖湿报纸或地膜进行保湿催蕾。报纸覆盖的,喷水应少量多次,以保持报纸湿润;地膜盖的,可向地面和空间喷水,保持空气湿度。 |
连续喷水 | 连续2-3天,每天2-3次直接朝袋内喷水,每次以菌柱表面湿润为宜,不可使袋内积水。 |
金针菇既是一种美味食品,又是较好的保健食品,但金针菇栽培管理要求较高,特别是子实体发育对水分的要求。现介绍几种管理方法,以供参考。
金针菇的水分控制方法:金针菇是目前比较常见的一种菌种,其在出菇期间十分关键。建议连续2至3天,每天2至3次向袋内喷水,每次保持菌柱表面湿润,但应避免袋内积水。随后,用湿报纸或地膜进行覆盖,以保持湿润并催促菇蕾的形成。
多余水分可淹没袋底,使袋底缺氧不能出菇,只能在料面出菇。如此处理后可再出3潮菇。此外,金针菇出菇期还应加强通风,保证棚内氧气充足,湿度适宜。
我们不妨进一步延伸至金针菇种植:湿度管理关键技术,以获取更全面的认识。
在金针菇的种植过程中,湿度管理堪称关键。以下将结合具体案例,深入探讨如何精确调控湿度,实现高效出菇。
菌袋处理与湿度调控
菌丝体生理成熟后的处理
菌丝体生理成熟后,将菌袋移至大棚内栽培架上开袋催蕾出菇。移袋前,在菇床上铺薄膜,四周抬高2厘米,向膜内加入0.5厘米深的水。金针菇菌丝生长初期,需注意浇水次数控制在3次左右,防止积水,一旦发现积水,立即清除。若积水频繁,需适当通风。
通过以上案例,我们可以看到,湿度管理对金针菇生长的影响至关重要。了解并掌握湿度管理的技巧,将有助于提高金针菇的产量和品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