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育雏需适宜的温度、湿度、饲料和清洁环境
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防治结合”的原则。鹧鸪排粪不多,但要经常打扫。在打扫前最好先喷洒消毒杀菌液,避免粉尘飞扬,空气污浊。水槽、食槽和其他用具每天清洗2次,每2天用0.01%高锰酸钾溶液消毒一次。室内每周消毒2次,夏季每周3次,一般用百毒杀带鹧鸪消毒。开水饮0.01%高锰酸钾水一次,可清理肠胃;3~7日龄料中拌0.04%的痢特灵,日喂2次,或饮0.02%的痢特灵水,可防白痢病;8~14日龄加适量青霉素或土霉素防球虫病。雏鸪15日龄用鸡新城疫Ⅱ系或Ⅳ系疫苗滴鼻或气雾。28日龄进行新城疫Ⅰ系疫苗注射免疫。
1、温度:温度是鹧鸪育雏期间关键环节,合适的温度能够提高成活率。7-14日龄温度应控制在35-37,15-41日龄温度为33-35;42-55日龄为26,56日龄以后2有效预防防啄癖
鹧鸪简介
鹧鸪又名中华鹧鸪,是鸟类的一种,体形似鸡而比鸡小,羽毛大多黑白相杂,尤以背上和胸、腹等部的眼状白斑更为显著。成年的鹧鸪全长约30厘米,体重约300克左右,多生活在丘陵、山地的草丛或灌木丛中。雄性鹧鸪好斗,叫声特殊,有人拟其音为“行不得也哥哥”。鹧鸪以谷物、豆类和昆虫为食。3至6月间繁殖,在草丛或灌木丛中做巢,每窝产卵3至6个,多时七八个,卵呈梨形,白色或乳白色。鹧鸪肉味在雉鸡之上,是野味上品。此外,也可作斗禽。分布于柬埔寨、中国、印度、老挝、缅甸、泰国和越南。
特征 | 黑白相间羽毛,背上和胸、腹等部的眼状白斑显著 |
---|---|
体重 | 约300克左右 |
栖息地 | 丘陵、山地草丛或灌木丛中 |
在温度适合的时候,还要经常的通风,让室里面的空气更加清新,使室里面没有异味,这样旧可以让鹧鸪生长的更好。在孵化7天以内,育雏舍里面的湿度...
准备好育雏笼舍育雏室内外和用具在进雏前要彻底清扫、洗刷、消毒。铁具洗刷后用火燃喷灯消毒;房舍彻底打扫、冲洗干净后,用2%烧碱或百毒杀等溶液喷洒育雏室墙壁及地面;育雏室内小床网育的安排好床位,地面平育的应铺上细沙或铡短的稻草、秸秆,密封门窗,熏蒸消毒24小时,每立方米空间用福尔马林20mL,加高锰酸钾14g;食具、饮具用0.5%高锰酸溶液洗刷、浸泡2小时,取出后用清水冲洗放入育维室备用。育雏室进雏前要调试温度。最好采用煤炉和电热恒温控制系统相结合取暖。这样即节能又可避免温度波动。进雏前先把育雏室温度升到39-40℃,稳定3天,进雏时将温度调到35-36℃。育雏室同时移入多窝雏鹧鸪时,可将育雏室用纸板分隔为数间,每间放一窝。
1、温湿度:
现将鹧鸪育雏的管理关键介绍如下:
阶段 | 温度 | 湿度 |
---|---|---|
1-5日龄 | 37-36 | 70-65 |
6-10日龄 | 33-35 | 65-60 |
11-20日龄 | 26-30 | 60-55 |
21-28日龄 | 22-25 | 55-50 |
2)温度要求:鹧鸪幼雏在1~5日龄要求环境温度37~36℃,以后每4天降低1℃,至10日龄以后每3天降低1℃,满3周龄开始每两天降低1℃,满4周龄开始每天降低1℃,直至育雏温度与环境温度相同为止,即可脱温。或者育雏温度降至18℃以后,可以基本脱温,只在阴雨天等情况下气温低于18℃时,进行供暖保温。脱温的时间一般为5周,如果天气好,在夏天可适当提前,冬天可适当推迟。
2、光照
光照的时间和强度不仅对雏鹧鸪,而且在其一生中都起很大作用。一般雏鹧鸪在1~6天内可以每日连续光照23小时,或实行全日光照。日照不足可用人工补充光照,人工光照可以和保温灯结合。2~3周龄每天光照16~18小时,以后可逐步减少光照时间,直至仅利用自然光照,并配合早、晚开灯饲喂。光照不足,则推迟鹧鸪达到性成熟和开产的时间。光照强度一般为每平方米2~3瓦灯泡。
鹧鸪育雏的适宜密度因其日龄和育雏方式等而异。一般地说,1~10日龄的鹧鸪每平方米可容纳80只,10日龄至4周龄的鹧鸪饲养密度为每平方米50只,4~13周龄的每平方米25只。日龄小可密一些,日龄大则宜疏些。冬季可密一些,夏季及环境温度较高可疏些。室内地面平养育雏,如果用保温器取暖,则1周龄内的雏鹧鸪在保温伞下每平方米可容纳150只;如果用暖气、红外灯、地下烟道等供暖,则育雏室有效面积上每平方米可容纳40只。网上平养、育雏箱养殖,每平方米可容纳70~80只。笼养0~1周龄70只/平方米;1~4周50只/平方米;4~12周龄25只/平方米。
4、通风换气
育雏期室内温度高,饲养密度大,雏鹧鸪生长快,代谢旺盛,呼吸快,需要有足够的新鲜空气。另外舍内粪便、垫料因潮湿发酵,常会散发出大量氨气、二氧化碳和硫化氢,污染室内空气。育雏时往往重视保温而忽视通风换气,尤其是无经验者,惟恐温度达不到而密闭育雏室、育雏箱,污浊的空气排不出去,新鲜空气换不进来,严重影响雏鹧鸪的健康,使之易于感染呼吸道疾病,以至造成死亡。
综上所述,鹧鸪育雏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掌握多项技术。只要根据上述关键要素,悉心管理,才能使鹧鸪茁壮成长,提高成活率和经济效益。
已经阐述了鹧鸪育雏需适宜的温度、湿度、饲料和清洁环境。,现在进入鹧鸪育雏关键要素解析与应用的主题。
四、饲养密度与饲养管理
五、疾病预防与控制
鹧鸪育雏期间,要重视疾病预防与控制。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如新城疫疫苗、球虫病疫苗等。同时,做好消毒工作,定期对育雏室、食具、饮具等进行消毒,降低疾病发生率。
六、案例分析:某鹧鸪养殖场育雏成功经验
某鹧鸪养殖场在育雏过程中,严格按照上述管理要点进行操作。通过精心管理,该养殖场鹧鸪育雏成活率达到了95%以上。具体措施包括:严格控制温度和湿度,合理调整光照和通风,做好饲养密度管理,加强疾病预防与控制等。
七、未来展望
因为人们对鹧鸪肉品质的认可,鹧鸪养殖市场前景广阔。未来,应进一步优化鹧鸪育雏技术,提高成活率,降低养殖成本,推动鹧鸪养殖业健康发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