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鳅黄鳝混养技术,探讨两种鱼类共生的养殖方法
罗光明自2009年起,在内江学习泥鳅养殖技术。他将所学应用于自家2亩责任田,开始养殖黄鳝和泥鳅。通过使用自培育的蚯蚓和专用饲料,他一年内成功收获稻田黄鳝和泥鳅,实现了10万余元的收入。罗光明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提高了幼苗成活率,实现了稻田混养黄鳝和泥鳅的初步成功。
在莲藕塘中混养黄鳝与泥鳅,能高效利用养殖资源。
莲藕塘黄鳝与泥鳅混养技术摘要
内容 | 摘要 |
---|---|
莲藕塘的准备 | 选择合适的莲藕塘,确保水源充足、水质良好。 |
鳝种与鳅种放养 | 选择优质鳝种和鳅种,注意放养密度和时机。 |
饲料投喂 | 根据黄鳝和泥鳅的生长需求,科学投喂饲料。 |
日常管理 | 勤巡池、勤管理,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
收获 | 根据市场需求,适时收获黄鳝和泥鳅。 |
近年来,蒙城县一些莲藕种植户为提高种植效益,将黄鳝和泥鳅混养在一起。这不仅充分利用了鱼池资源,还能相互促进生长,提高养殖效益。
一、选择合适的养殖环境
饲养黄鳝、泥鳅的池子,要选择在避风向阳、环境安静、水源方便的地方。要求土质坚硬,将池底夯实,池深0.7-1米,水深保持在20-35厘米。池底需填充厚30厘米含有机质较多的肥泥层,有利于黄鳝和泥鳅挖洞穴居。建池时注意安装好进水口、溢水口,进水口、溢水口均用筛网扎好,以防黄鳝和泥鳅外逃。
二、选好种苗
水产养殖种苗是关键,在养殖黄鳝和泥鳅等名优水产品时更是如此。黄鳝种苗最好用人工培育驯化的深黄大斑鳝或金黄小斑鳝品种,不能用杂色鳝苗和没有通过驯化的鳝苗。黄鳝苗大小以每千克50-80条为宜,太小摄也力差,成活率也低。黄鳝放养20天后再投放泥鳅苗,泥鳅苗最好采用人工养殖繁殖的,品种以黄鳅为主。
三、科学投喂
人工驯化的黄鳝,配合饲料和蚯蚓是其最喜欢吃的饲料。采用人工培育的深黄大斑鳝种苗,用配合饲料投喂,日投喂量按黄鳝体重的3%-5%,每天投喂1-2次,采用定时、定量的原则,饲养20g的黄鳝苗一年可长到200-300g。
四、加强管理
无论黄鳝还是泥鳅,它们一旦发病,治疗效果往往不理想。因此必须遵循“无病先防、有病早治、防重于治”的原则,做好鳝、鳅疾病的防治工作。
五、预防疾病
在建池的时候要将饲料台建好,饲料台的建筑原料使用木板或者塑料板都可以,饲料台的大小可以根据池子的实际大小来决定,但是必须要低于水面5cm。在放养黄鳝种苗后的三天内不要进行投喂,前三天需要让它们适应生长环境,从第四天开始即可开始喂食,喂食的时间选择在每天晚上的七点钟是最好的,另外黄鳝的进食量要比泥鳅高,所以养殖黄鳝要准备多元化的饲料,饲料的组成形式主要以混合饲料配制为主,可以适当的加入一些动物的内脏器官进行混合配制。
六、放养密度
以黄鳝养殖为主,泥鳅套养为辅,放养密度一般以每平方米放鳝苗1-1.5千克为宜。泥鳅的放养密度按黄鳝的1/10比例。
七、鳅鳝池的改造
人工养殖黄鳝时,最好是在驯食工作结束后再投放一定比例的泥鳅,达到黄鳝、泥鳅互利共生,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若用水泥池养黄鳝、泥鳅,放苗前一定要进行脱碱处理;若用土池养殖,要求土质坚硬并将池底夯实。
关于泥鳅黄鳝混养技术,探讨两种鱼类共生的养殖方法。的内容已经结束,现在转向泥鳅黄鳝共生养殖,共富共赢新路径。
六、收获 黄鳝和泥鳅的收获时间一般在生长旺季,即4-11月,其中5-9月为生长旺季。在收获前,要做好池塘的清淤、消毒等工作。
通过以上莲藕塘黄鳝与泥鳅混养技术的实践,养殖户可以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提高经济效益。在未来的发展中,这种混养模式有望在更多地区推广,为我国水产养殖业注入新的活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