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手瓜霜霉病是一种在潮湿环境下,侵害佛手瓜叶片的真菌性病害
作者:畜养先锋•更新时间:3小时前•阅读4
佛手瓜霜霉病主要为害佛手瓜叶片,严重情况影响佛手瓜的产量和质量,那么如何预防佛手瓜霜霉病呢?下面把佛手瓜霜霉病发病条件分享给大家,希望可以帮助大家种植高产佛手瓜,提升佛手瓜的产量和质量,增加农民朋友的经济收入。
发病因素
序号 | 发病因素 | 描述 |
---|---|---|
1 | 种植密度大 | 通风透光不好,发病重,地下害虫、线虫多易发病。 |
2 | 土壤潮湿 | 地势低洼积水、排水不良、土壤潮湿易发病,高温、高湿、多雨、日照不足易发病。 |
3 | 肥料不当 | 肥料未充分腐熟、有机肥带菌或用易感病种子易发病。 |
4 | 气候变化 | 早春温暖多雨或夏天连阴雨后骤晴,气温迅速升高时易发病。 |
佛手瓜霜霉病症状及危害
佛手瓜霜霉病主要危害叶片,从幼苗至成株期都可发生,以生长中后期发生较重。发病初期,植株的下部叶片先发病,开始叶面出现淡黄色近圆形病斑,逐渐扩大成不定形,或受叶脉限制呈多角形;后来病斑颜色转为黄褐色,潮湿时病斑背面可长出稀疏霜状霉层,许多病斑相连可使叶片干枯、死亡。
防治方法
- 种植前清洁田园,深耕晒田,提高和整平畦面。
- 适当种植密度,勤除杂草,及时清除病残叶,增施磷钾肥。
- 选择排灌方便的田块,开好排水沟,降低地下水位,防止湿气滞留。
- 发病初期喷洒70%乙膦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8%雷多米尔锰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等。
先理解了佛手瓜霜霉病是一种在潮湿环境下,侵害佛手瓜叶片的真菌性病害。,再来看佛手瓜霜霉病防治新策略。
佛手瓜霜霉病,这个让人头疼的病害,常常让种植户们头疼不已。它不仅影响了佛手瓜的产量,还降低了其品质。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如何预防和应对这个难题。
佛手瓜霜霉病的发病因素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种植密度过大,通风透光不良,导致病害加重。 2. 地势低洼,排水不良,土壤过于潮湿,为病菌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 3. 温度:低温阴雨天气容易诱发病害。 4. 土壤黏重,偏酸,多年重茬,田间病残体多,肥力不足等。
四、案例分析
以我国某地佛手瓜种植户李先生为例,他曾因霜霉病导致佛手瓜产量大幅下降。通过采用上述防治措施,李先生的佛手瓜产量得到了明显提升。
五、未来展望
因为种植技术的不断进步和防治方法的创新,相信佛手瓜霜霉病这一难题将会得到有效解决。让我们共同期待一个丰收的佛手瓜季节!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