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鼠在养殖场内繁殖迅速,传播疾病
一、养殖场老鼠的危害
危害类型 | 具体表现 |
---|---|
疾病传播 | 老鼠可传播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等疾病,对养殖生物健康构成威胁。 |
饲料浪费 | 老鼠盗食饲料,据统计,一个中等规模的猪场可能存在数千只老鼠,每天消耗的饲料量相当可观。 |
建筑破坏 | 老鼠啃咬养殖场的建筑结构,如电线、管道等,造成物理损害。 |
应激反应 | 老鼠在养殖场活动可能引起畜禽的应激反应,影响其生产性能。 |
- 物理方法:设置捕鼠器、粘鼠板等,捕捉老鼠。
- 化学方法:使用鼠药进行毒杀,但需注意选择对养殖生物无害的药剂。
- 生物方法:引入天敌,如猫、蛇等,控制老鼠数量。
- 环境治理:保持养殖场清洁,清除老鼠的栖息地。
以下为具体案例分析:
某养殖场曾遭受老鼠严重危害,导致饲料浪费严重,猪瘟疫情频发。经过调查,发现老鼠主要来源于周边环境。养殖场采取以下措施进行灭鼠:
- 加强围墙建设,防止老鼠进入。
- 定期清理养殖场,清除老鼠的栖息地。
- 设置捕鼠器、粘鼠板等,捕捉老鼠。
- 引入猫等天敌,控制老鼠数量。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养殖场老鼠数量得到有效控制,饲料浪费和猪瘟疫情得到了明显改善。
老鼠对养殖场的危害不容忽视,养殖户应加强灭鼠意识,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养殖场的安全和经济效益。
3、破坏设施设备。老鼠的啃咬无孔不入,猪舍及仓库内的建筑、包装材料、电线、电缆、水管、保温材料等,都难逃其口。这种破坏不仅影响养殖场的正常运作,更可能引发安全隐患。
老鼠打洞对建筑物基础构成严重威胁,会把地下泥土掏空,造成局部塌方,威胁人类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建筑时需考虑鼠害问题。
2、咬伤家禽。老鼠咬死雏鸡、雏鸭的现象屡见不鲜,咬仔猪、仔兔的情况也时有发生。这种直接损失,对养殖户来说是沉重的打击。
老鼠、蚊蝇、小飞虫等有害生物,不仅是养殖场的“常客”,更是健康安全的“隐患”。国内某大型上市养殖公司曹经理表示,灭鼠工作是生物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1、盗食饲料。据统计,5年场龄的猪场如果不灭鼠,老鼠数量可能超过猪数一倍。每天消耗的饲料量相当可观,损失巨大。
4、传播疾病。老鼠是多种疾病的携带者,如猪瘟、口蹄疫、鼠疫等,这些疾病不仅对畜禽健康构成威胁,也可能传染给人。
在生猪养殖过程中,由于对疾病缺乏预防,病原体可通过空气、饲料以及人员等途径传播,影响养殖场整体健康。
因为畜禽疾病的日益复杂,灭鼠工作作为生物安全体系的重要一环,规模化养殖场已经将其提到很重要的位置。
2、捕鼠器进行人工捕杀是常用的传统方法。有经验的养殖户可以自行购买捕鼠器,放置在老鼠经常出没的地方进行捕捉。
老鼠是养殖场中常见的有害生物,它们不仅消耗和污染饲料,还可能传播多种疾病,对畜禽健康和养殖效益造成严重影响。
1、建设养殖场时,要考虑鼠害问题。围墙要用水泥抹平,围墙外边不能种植爬行植物,养殖场周围要保持干净整洁,及时修补漏洞,排污口做好预防措施。
由于养殖场环境特殊,食源水源丰富,温度适宜,栖居环境良好,有利于鼠类生存繁殖。因此,做好防鼠工作至关重要。
冬天食物缺乏,外鼠很容易侵入养殖场危害畜禽,因此要及时做好防鼠工作。在选择鼠药时,应选择安全性较高的第二代抗凝血灭鼠剂。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