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识茶

毛竹笋材两用林:兼顾竹材与竹笋生产

在广袤的山区,毛竹笋材两用林正逐渐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种林业模式,既满足了人们对竹材的需求,又带来了竹笋的丰收,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

毛竹笋材两用林:兼顾竹材与竹笋生产

毛竹笋材两用林的优势

优势 描述
土地利用率高 同时生产竹材和竹笋,提高土地产出。
生态效益显著 改善土壤结构,促进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经济效益可观 竹材和竹笋的市场需求量大,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 选择适宜的林地
  • 合理规划竹林结构
  • 科学施肥
  • 合理伐竹
  • 加强病虫害防治

案例分析:广东省蕉岭县南礤镇

广东省蕉岭县南礤镇率先进行毛竹丰产配套栽培技术的试点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效。从2007年秋季开始,该镇设立了A和B两个地块进行生产实践比较,统计不同年限各地块的产量变化和效益情况。通过4年的生产实践,出以下经验:

  • 合理规划竹林结构,提高竹林密度
  • 科学施肥,保证竹林养分需求
  • 加强病虫害防治,确保竹林健康生长
  1. 加强政策扶持,鼓励农民发展毛竹笋材两用林
  2. 加大科技培训力度,提高农民的栽培技术水平
  3. 建立健全市场体系,拓宽销售渠道

毛竹笋材两用林,顾名思义,既可产出竹材,又能收获竹笋。这种林型对提高竹林经济效益具有显著作用。毛竹的生长速度快,产量高,且适应性强,在我国南方地区广泛分布。

毛竹笋材两用林:兼顾竹材与竹笋生产

技术要点:科学垦复,合理施肥

垦复是毛竹笋材两用林培育的关键技术之一。通过垦复,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肥力,为毛竹的生长提供有利条件。垦复的最佳时期是在发竹的当年夏季,坡度小于25度的竹林地实行带状轮垦。

施肥也是提高毛竹笋材两用林产量的重要环节。施肥通常在竹林秋季孕笋期的9~10月和春季竹笋地下萌动生长期的2月进行。肥料可用化肥和有机肥,一般每年每亩施肥2000千克。

精细化管理:挖笋、伐竹、病虫害防治

挖笋是毛竹笋材两用林管理的重要环节。在不损伤鞭的前提下,将竹笋完整挖出,这是提高竹笋产量和质量的重要措施。同时,加强笋、竹管理,实行定量、定时、定点留笋养竹。

合理伐竹是维护竹林合理结构的手段。伐竹数量全年不应超过生长量,一般每年每亩伐竹20~30株,伐竹年龄为6龄以上及6龄以下的病虫竹、风倒竹和小径竹,时间应在冬季进行。

病虫害防治是确保毛竹笋材两用林健康发展的重要环节。常见的病虫害有毛竹枯梢病、毛竹基腐病、竹笋夜蛾、竹螟、竹毒蛾等,应通过清理林地、加强病虫害监测和防治等措施,确保竹林健康成长。

经过多年的实践,毛竹笋材两用林在我国南方地区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以我国某县为例,该县对3600hm2楠竹林实施了笋竹两用定向培育,竹林总产值达5872万元,实现了每亩千元的目标。

此外,毛竹笋材两用林还为当地群众提供了丰富的就业机会。以该县引进的金霖竹业加工企业为例,该企业年生产加工毛竹能力达1.5万多吨,生产的竹模板、竹凉席、竹碳等竹制品畅销全国各地,辐射带动了当地群众发展毛竹生产和劳动力就业。

面对毛竹笋材两用林的广阔前景,各地应加大对这一产业的支持力度,提高科技水平,优化产业结构,推动毛竹笋材两用林的综合提升。

具体而言,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加强科技创新,提高毛竹笋材两用林的综合效益。
  2. 推广先进的栽培管理技术,提高竹林产量和品质。
  3. 拓展产业链,提升竹产品的附加值。
  4. 加强品牌建设,提高毛竹笋材两用林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027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