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虾共生新模式:利用莲塘养殖虾类
10月28日,汉川市沉湖镇花园村莲藕种植出口基地,莲藕丰收的喜悦溢于言表。湖北惠致农贸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周志成兴奋地介绍道:“今年莲藕丰收了,品质好,价格也可以,我们正抓紧时间采挖,争取莲藕出口量达到3万吨。”
去年,周志成返乡后,经多方考察学习,选择了生态农业作为发展方向。在20亩荷田中套养鱼虾,成功实践了“莲+虾”的种养模式。
莲虾共生:创新生态种养模式
“说起莲虾共生种养模式,忆荷田种养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饶明德自豪地说:我们养的小龙虾住在荷叶下面,吃的是多汁肥嫩的绿色植物,每一只都非同一般。”
这种模式不仅提高了莲藕和虾类的产量,还实现了生态循环,减少了农药对环境的污染。
项目 | 数据 |
---|---|
莲藕产量 | 每亩3200斤 |
虾类产量 | 每亩120斤 |
年收入 | 16万元 |
“莲虾共生一田双收效益好。”陈西亮说,选择在盛夏养殖小龙虾,不仅是为了避开发病高峰期,还有更长远的打算,“等到11月份入冬前夕,再利用一...
汉川莲藕:传统产业焕发新活力
近年来,汉川全力推进莲藕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打造“汉川莲藕”区域性公用品牌,开展莲藕特优区创建,建设国家级莲藕种苗繁育基地、莲藕农旅融合示范基地等,使汉川莲藕这一传统产业焕发新活力。
罗源县中房镇,是福建省农村产业融合试点示范乡镇之一。近年来,中房镇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建设生态农业田园综合体,大力发展荷虾生态种养,实现了“一田两用、莲虾双收”,大大促进了当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湖北荆州市荆州区水产技术推广站引进的“虾莲共生”模式,是利用稻田浅水环境既种太空莲,又养小龙虾。这种模式,已在荆州市荆州区试点示范成功,每667平方米产太空莲子100公斤、小龙虾100公斤,纯收入在3000元以上。
“莲虾共生”模式具有投资少、风险小、周期短、见效快、带动强、效益佳的特点,农户运用该模式的热情高涨,目前已辐射到荆州、沙市、江陵、松滋、石首、公安、洪湖等县市区。
汉川莲藕栽培历史可追溯到唐宋时期,清代湖北才子黄良辉与恩师张之洞就汉川莲子和莲藕吟对趣联:“驼背桃树倒开花,蜜蜂仰采;疲脚莲蓬歪结籽,白鹭斜理”。汉川莲藕粗壮肥大,粉糯甜脆,口味清香,藕香浓郁,被誉为“白璧莲参”。
近年来,海宁市与武义县的“莲虾共生”、莲鳖共生项目应运而生,通过创新混养模式,突破发展瓶颈,不断提升莲塘的综合效益,实现经济与生态效益的双赢。
打造蟠桃种植基地,覆盖全乡贫困户。今年,预计蟠桃种植可为村集体增收10万元以上,贫困户和非贫困户每户可增收2000元。
抚州广昌:甘竹“莲虾共生”产业助农脱贫致富。今年以来,在广昌县甘竹镇图石村忆荷田龙虾养殖基地,经常有多位虾农在虾塘里捕捞小龙虾,大家脸上充满了丰收的喜悦。
信息来源:农村新报
汉川市通过培育市场主体,延伸产业链条,让莲藕香飘全国。全市现有藕行和莲藕专业合作社60多家,莲藕批发市场10余家,规模化莲藕加工企业10多家,80%以上的鲜藕销往全国各地。湖北惠致农贸食品公司、挖藕公司等生产的泡椒藕片、藕丸、藕夹等产品,在全国各类展会上广受欢迎。
汉川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19年全市莲藕种植面积达到18万亩,总产量36万吨,产值20亿元,莲藕亩平纯收入可达到3000元以上。莲藕优势产业正成为该市乡村振兴的重点产业。
以峒山村为例,对“莲虾共作”立体种养生态农业模式的内涵、技术流程、配套技术以及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进行了系统研究分析。这种模式以4年为一个轮换周期,莲田养虾系统和人工湿地一样,具有净化水质的功能。
从2004年首创虾稻连作种养模式以来,潜江市不断创新养殖模式,已由原来单一的虾稻连作模式发展到“莲虾共生”和油-莲虾共生高效模式。这种创新模式带动了相关产业链的发展,如龙虾和甲鱼的加工、销售,以及莲塘旅游观光等。
汉川莲藕栽培历史悠久,被誉为“白璧莲参”。汉川不仅是全国首个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县,也是全国唯一的莲藕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县。
种养业相辅相成,资源充分利用,变废为宝,极大地促进了生态的良性循环,土壤结构及耕作性能得到改善,提高了农产品品质,周而复始,使自然界和人、动植物以及微生物处于一个和谐共生的状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