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水产

当归小地老虎是危害当归的地下害虫

在当归的种植过程中,小地老虎无疑是一大难题。这种地下害虫不仅对当归的产量造成严重影响,还可能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下面,我们就来揭开小地老虎的神秘面纱,并探讨如何有效应对。

当归小地老虎是危害当归的地下害虫

形态特征

成虫 幼虫
体长16~23毫米,翅展42~54毫米 体长37~47毫米,头黄褐色,体黄褐至暗褐色 体长18~24毫米,赤褐色、有光泽

生活习性

小地老虎喜温喜湿,在温度18℃~26℃,相对湿度70%左右,土壤含水量20%左右时,对生长发育及活动有利,危害严重。

成虫白天隐蔽,夜间活动,每日黄昏前后活动最盛,对黑光灯及糖醋酒类物质趋性较强。成虫产卵于5厘米以下低矮的杂草上,喜在贴近地面的叶背或嫩茎上产卵。幼虫共6龄,3龄以前多集中在寄主心叶和嫩叶及田间杂草上,可昼夜取食而不入土。3龄以后白天潜伏于表土层中,夜出咬断幼苗并拖入穴中。老熟幼虫有假死性,受惊就立即缩成环形。

危害情况

小地老虎以幼虫为害当归幼苗,昼伏夜出,低龄阶段多在嫩叶、嫩头上为害,咬断根茎,造成缺苗断垄。

虫俗称截虫、地蚕、切根虫、土蚕、夜盗虫等。幼虫在地下和地表为害,咬断幼根、幼茎,吞食叶片,造成缺苗断垄或毁种。中国农区地老虎有170种,在我国发生量较大、造成危害且有研究记载的种类主要有小地老虎、黄地老虎、大地老虎、警纹地老虎、八字地老虎等20余种。

防治措施

  • 及时清除田间杂草,减少过渡寄主,消灭卵及低龄幼虫。
  • 在田间设置糖醋酒液诱集成虫,用棕丝以及麻袋片诱蛾产卵,用泡桐叶诱集幼虫。
  • 用50%辛硫磷乳油1000倍,2.5%溴氰菊酯1000倍液施在幼苗根际处杀灭害虫。

小地老虎对当归产量的影响不容忽视。了解其生活习性和形态特征,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是保障当归产量的重要环节。

当归种植中的隐性危机:地老虎的侵扰

当归小地老虎是危害当归的地下害虫

小地老虎对当归的侵害主要表现在幼虫阶段,它们会咬断根茎,造成缺苗断垄,严重时甚至导致毁种重播。防治小地老虎, 要做好田间管理,清除杂草,减少过渡寄主。可以采用糖醋酒液诱集成虫,利用棕丝或麻袋片诱蛾产卵,以及泡桐叶诱集幼虫。化学防治方面,可以使用辛硫磷乳油或溴氰菊酯等药剂,喷施在幼苗根际处,杀灭害虫。

本地案例:甘肃当归地老虎防治实践

在甘肃,当归种植历史悠久,地老虎问题尤为突出。当地农民在实践中出了一套有效的防治方法。例如,在播种前,使用辛硫磷乳油进行土壤消毒;播种后,定期喷施杀虫剂;同时,通过人工捕捉幼虫,减少害虫数量。

因为科技的进步,生物防治和生态防治方法逐渐成为主流。例如,利用天敌昆虫如瓢虫、草蛉等控制地老虎的数量,以及通过植物提取物等生物农药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这些方法有助于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同时也提高了防治效果。

通过以上案例分析,我们可以看到,针对当归地老虎的防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结合田间管理、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多种手段,才能有效地控制害虫数量,保障当归的产量和质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023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