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生活

无花果疫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主要危害无花果叶片、枝蔓和果实

无花果疫病,一种真菌性病害,对无花果种植构成了严重威胁。本文将深入探讨其危害、症状、发病规律以及防治方法,帮助您守护无花果的健康。

无花果疫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主要危害无花果叶片、枝蔓和果实

无花果疫病概述

病害名称 无花果疫病
病原菌 疫霉菌属
主要危害部位 果实、新梢、叶片、嫩芽
发病时间 夏季高温高湿时期
防治难度 较高
  • 果实:表面出现水渍状圆形病斑,迅速扩大,最终导致果实腐烂。
  • 叶片:产生不规则圆形褐色病斑,边缘不明显,病叶早落。
  • 新梢:出现水渍状褐色病斑,环绕一圈后新梢干枯死亡。

发病规律

疫霉菌以卵孢子在病残组织内越冬,次年春夏之际,经雨水传播到新梢和果实,开始危害。病害流行年份,可使80%-90%果实受害腐烂,大量枝叶枯萎。

防治方法

1. 清洁田园

冬春季节,剪除枯枝、病残枝,清扫地面落叶和病残组织,集中烧毁处理,喷射波美3-5度石硫合剂。

2. 药剂保护

自5月下旬起,直至果实采收前20天,每隔15-20天喷1次药。药剂可用40%霉疫净可湿性粉剂300倍液,或50%瑞毒霉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等。

作好开沟排水工作,降低田间湿度,疏除过密枝条,适当提高结果部位,改善树冠通风透光条件。

无花果,那颗甜蜜的果实,却时常受到疫病的困扰。这种由疫菌引起的土传病害,如同无花果的隐形杀手,悄然侵袭着果实、新梢和叶片。疫病不仅使果实腐烂,枝叶枯萎,更严重的是,它威胁着无花果的正常生长,给种植户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病害症状:不容忽视的信号

疫病的症状明显,一旦发现,便不容忽视。果实表面会出现水渍状圆形病斑,迅速扩大,呈稍凹稳,不规则形腐烂病斑。叶片上则出现不规则圆形水渍状褐色病斑,轮纹明显, 迅速。新梢受害时,病斑环绕枝梢一圈,新梢即干枯死亡。这些症状如同疫病的无声警报,提醒种植户及时采取措施。

无花果疫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主要危害无花果叶片、枝蔓和果实

防治策略:多重防护,确保无花果丰收

案例分享:成功防治疫病的实践

在我国的某无花果种植区,由于疫病的严重危害,当地种植户的生产受到了很大影响。经过专家的指导,种植户们采取了上述的防治措施,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疫病的发生得到了有效控制,无花果的产量和质量得到了保证。这一案例充分展示了科学防治疫病的重要性。

因为无花果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疫病的防控工作任重道远。未来,我们需继续深入研究疫病的发病规律,优化防治策略,提高防治效果。同时,加强病虫害监测预警,提高种植户的防控意识,共同守护无花果产业的健康发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023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