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花果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提高产量与品质
无花果病虫害防治要点
病害 | 虫害 | 防治时期 | 防治措施 |
---|---|---|---|
锈病 | 天牛 | 6~7月份 | 注意防治炭疽病和天牛 |
炭疽病 | 线虫 | 8~9月份 | 注意锈病的防治工作 |
开心形栽植当年植株剪留10~15cm,促进腋芽萌发抽枝。按方位角和生长势选择3~4个分枝作为主枝,冬剪时,留60cm左右进行短截,剪口下面,一般要留侧芽或外芽,第2年萌发后继续扩大树冠。并在主枝上萌发的分枝中,选留侧枝,之后年份在主、侧枝上培养结果枝组。
土壤选择与适应性
无花果对土壤适应性特强,沙土、壤土乃至各种粘重土壤均可栽培,但最适宜的为土层深厚的中性或偏碱性的沙壤钙质土。无花果还有很强的耐盐性,是最耐盐碱的果树之一。在沿海滩涂及内陆盐碱地均可种植。
园地管理
管理的果园,对提高产量和品质,实现优质高效栽培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无花果越冬栽培技术探索热度:
整形修剪
开化县无花果种植案例
开化县是国家东部公园试点区,境内生态环境良好,森林覆盖率达 80.7%。种植无花果、蓝莓、枇杷等水果品种,果园,满足人民群众新的消费需求,实现了水果优质高产高效的目标。
施肥与追肥
1、基肥11月中下旬~12月上旬施基肥;成年树每公顷补充氮100~120公斤、磷80~100公斤、钾80~100公斤;行间开沟施入。
采用行间生草或间作物与覆草技术,可以改善土壤墒情,保持水分,在雨季又可防止水土流失。
无花果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提高产量与品质。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初步框架,而无花果高效栽培,品质提升策略则将帮助我们深入挖掘细节与内涵。
无花果虽然病虫害较少,但锈病、炭疽病和天牛、线虫等仍需引起重视。在6至7月份,应重点防治炭疽病和天牛,而在8至9月份则需关注锈病的防治。具体操作上,可以通过合理轮作、加强果园卫生管理、合理施肥和修剪等措施,降低病虫害的发生率。
无花果的修剪技术包括冬季修剪和生长季修剪。冬季修剪要根据结果习性不同进行,如“文”字形修剪适合树势较强、容易结果的品种。生长季修剪则要及时剪除根蘖、萌条和徒长枝,保持通风透光,对分枝能力弱、生长旺盛的品种在7至8月摘心,增加枝的数量和提高产量。
无花果的定植方式包括秋植和春植,栽植前需全面深翻园地,施足有机肥。栽植穴应50厘米见方,施土杂肥20公斤,磷肥2公斤。栽后用土将苗木地上部分培土封严,防寒保水。灌丛型栽植的行株距为2至3米×1至2米,每亩111至333株。
无花果追肥与行间管理
山东省嘉祥县无花果研究所通过多年实践,研究出一整套无花果抗寒栽培技术措施,使无花果在辽宁、吉林等高寒地区也可安全越冬,并获得理想的产量。这些技术包括选择抗寒品种、加强覆盖、合理施肥等。
通过有效的病虫害防治措施,可以减少鸟类对无花果果实的损害,确保果园的产量和品质。例如,通过计划密植,在永久树的株间加上一株临时植株,当树冠封行时,再将临时株间移动或者疏伐,以保持永久树继续丰产。
无花果对环境有较强的适应性,对土壤要求不严,但较好的土壤条件更有利于产量与品质的提高。未来,因为消费者对健康食品需求的增加,无花果的市场潜力将进一步释放,成为果树栽培的新亮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