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水产

中国农科院挖掘苎麻饲用性能,提升饲料资源利用

熊和平研究员带领的研究团队,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农业部行业专项和产业体系的资助下,从饲料专用苎麻品种选育入手,深入挖掘苎麻的饲用性能,为我国饲料资源的高效利用开辟了新路径。

中国农科院挖掘苎麻饲用性能,提升饲料资源利用

早在2005年,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就育成了世界上首个高赖氨酸含量的饲料专用苎麻品种中饲苎1号。随后,团队研发了苎麻草粉、草块、青贮饲料、全价颗粒饲料等系列产品,并配套了苎麻青贮饲料养殖肉牛,有效解决了我国蛋白饲料依赖进口和食用菌基质短缺的问题。

针对这一难题,科学家提出“一麻多用”的理念,并研发麻类多用途技术,挖掘麻骨、麻叶等副产物的新价值,高效加工为食物、药物、饲料、生物质材料等。这一创新举措,不仅提升了苎麻的生物资源利用率,还推动了饲用苎麻产业升级。

年份 事件 成果
2005年 育成高赖氨酸含量饲料专用苎麻品种 中饲苎1号
2010年 研发苎麻草粉、草块、青贮饲料、全价颗粒饲料等系列产品 苎麻青贮饲料养殖肉牛
2013年 熊和平研究员主持完成“苎麻饲料化与多用途研究和应用” 荣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通过实施这一项目,有效推动了饲用苎麻产业升级,为缓解我国饲料蛋白原料进口依赖和我国南方地区高蛋白饲草资源匮缺提供了新的技术方案。项目组通过分子育种与常规育种技术结合,创制出生物量大、蛋白含量高与收割次数多的饲料专用苎麻品种;根据南方高温高湿的气候特点,研究出苎麻副产物拉伸膜裹包青贮技术,突破性实现了废弃物资源化与倒料化。

苎麻生物资源利用率由原来的18%提升到80%以上,这一显著成果,为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从中国农科院挖掘苎麻饲用性能,提升饲料资源利用。过渡到苎麻饲料潜力大,资源利用新篇章,我们继续前进。

这一成果依托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和当地农村专业合作社等平台,通过企业带动、技术培训、生产示范等方式,在湖南涟源、张家界、四川达州和湖北咸宁等地得到广泛应用。据统计,累计创经济效益41273.9万元,新增纯收益18107.9万元。

中国农科院挖掘苎麻饲用性能,提升饲料资源利用

以下为具体案例:

湖南涟源:苎麻饲料化助力养殖产业升级

湖南涟源是苎麻种植大县,当地政府积极推动苎麻饲料化发展。熊和平研究员团队在此开展了苎麻饲料化研究,成功培育出适合当地养殖的苎麻饲料品种。通过苎麻饲料的推广,养殖户的肉牛养殖成本降低,饲料转化率提高,经济效益显著提升。

四川达州:苎麻副产物变身食用菌培养基质

苎麻饲料化与多用途研究和应用技术为我国苎麻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因为技术的不断推广和应用,苎麻产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022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