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肥提升农田综合效益,需了解其定义与背景
“三十年前,我们种植的绿肥面积比现在要大多了。但自从有了化肥之后,我们就很少再种了。”村民莫阿九向我们透露,他种绿肥作绿肥也才两年时间,起初因为嫌麻烦,大家的积极性都不高。只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莫阿九还是种了一亩多地的绿肥。“一年种下来,化肥用得少了,地里种的菜吃起来味道感觉也要鲜美很多。”如今,在村里,很多农户还把绿肥叶子割下来当做饲料,用来喂猪喂羊,剩下的根回田做有机绿肥。由于种植的效益好,今年,莫阿九家里的3亩地全都种上了绿肥。
绿肥的定义与背景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云贵高原坡耕地和中低产田产能提升综合技术模式与应用由云南农业大学牵头,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付利等专家共同参与。绿肥是指栽培和野生的绿色植物体作肥料施用,果园施用绿肥能够增加土壤有机质,改良果园土壤,提高果树营养水平,促进果品优质、高产。绿肥作物能够在果园中种植,以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果园土壤,并增加果树的氮含量,从而促进优质高产的水果。
绿肥类型 | 作用 |
---|---|
紫云英 | 增加土壤有机质,改良土壤,提高果树氮含量 |
苜蓿 | 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 |
“种植绿肥作为绿肥还田,这只是我们实施标准农田质量提升工程的一个方面。”桐乡市农技推广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该市还通过投放商品有机肥、秸秆还田、配方肥推广等多种方式,进行土壤培肥工作。在实施种植绿肥还田的过程中,考虑到气候、地形、效益等多方面因素,最终于2010年立项推广种植绿肥。
立夏刚过,万物并秀,田野进入大忙季节。近日,桐乡市梧桐街道桃园村的农民都在忙着为成片的绿肥进行翻耕回田。在锄头的作用下,一棵棵美丽的绿肥都钻进了泥土里,最后慢慢变成供农人耕作的上好肥料。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李亚兵研究员团队开展了农田种植制度优化相关研究,通过综合评估不同玉米种植制度的环境、经济和净生态系统经济效益,发现二月兰和玉米轮作是一种绿色可持续的、更清洁高效的种植方式。因绿肥作物能改善土壤肥力和主要作物生产力,将其引入农田生产系统已得到广泛应用。
为探索农田种草的利用方式,进一步发挥草在农牧业生产中的作用,自1980年至1986年在河西平川灌区选择有代表性的武威市白云村开展绿肥综合利用效益的研究与示范推广。全村15个村民小组,469户,2296人,总面积...
目前,除了种植绿肥,桐乡市还以种植苜蓿以及其他经济作物作为绿肥还田。每亩播种1公斤左右,一般在秋季套播于晚稻田中,次年春季插秧前10天左右翻犁培沤回田,使其腐化分解作为有机绿肥。由于绿肥喜温暖湿润环境,又具有一定耐寒能力,种下去后实行的是粗放式管理,不需要花费太多时间和精力,所以受到农民的欢迎。
中方发展绿肥生产提升耕地地力谢勇湖南省中方县自2016年我县扎实推进耕地保护与地力提升试点工作以来,全力推广绿肥生产,全县绿肥种植面积达12.3万亩,较上年扩大5.6万亩,同比增长83%,节省化肥7400吨,提升了耕地基础地力,有效夯实了...
为了大力促进我省冬绿肥生产的迅速恢复和发展,湖南省农学会于1990年8月11日召开了有关专家座谈会,现将专家讨论意见综合如下。发展绿肥饲草可为农区畜牧业发展提供优质...
“绿肥还是很好的观赏性植物,一个月前,我们这片田野美不胜收,吸引了很多游人前来拍照采风。”桐乡市梧桐街道农经中心许傅金介绍说,桃园村是桐乡市实施种植绿肥示范项目所在地之一,目前,该村种植绿肥面积达到350亩,占到梧桐街道绿肥种植面积的70%。
桐乡市逐步在全市推广种植绿肥,实施“种植绿肥提升农田质量计划”。该市每年要购买3吨种子免费发放到农户手中,在农民对绿肥进行翻耕时,政府给予农民每亩50元的一次性补助,仅这两项投入就达到20万元左右。经过两年的培育和推广,桐乡的绿肥种植面积也逐步扩大到2000多亩,逐渐覆盖到梧桐、高桥等十多个镇、街道。绿肥的种植,将农民用地与养地有效结合起来,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丰收。
种植绿肥是增加土壤有机质、培肥地力、调节水肥利用、减少用药、减少投入的农田耕作技术模式,是实现有机肥源综合利用、休闲地利用、提高耕地质量、增加农民收入、保护生态环境的有效手段之一。
通过绿肥提升农田综合效益,需了解其定义与背景。的例子,我们引入绿肥应用案例解析。
“记忆中,村里的田地曾铺满绿油油的紫云英,那是岁月的印记。如今,这抹绿色在村民莫阿九的田地里重新绽放。他说,种上紫云英,化肥用量少了,菜蔬的口感也好了许多。”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