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蛋鸭圈养技术,关注蛋鸭生长发育及产蛋效率
作者:花田茶语•更新时间:11小时前•阅读3
蛋鸭产量的高低,除受品种、饲料、管理技术及年龄等因素的影响外,个体间的差异也很大。因此,可根据蛋鸭的体型、外貌来进行识别。
高产蛋鸭特征 | 低产蛋鸭特征 |
---|---|
眼大凸出而有神,头稍小,颈细长,体长,背宽,胸阔深,发育饱满均衡,行动敏捷。 | 眼小不凸出且无神,头大颈粗,体短,背、胸较窄,行动迟缓。 |
用手提鸭颈时,两脚向下伸直,不动弹。 | 用手提鸭颈时,双脚屈起。 |
开产后羽毛光泽逐渐减退,变得零乱而无光。 | 开产前羽毛零乱没有光泽。 |
环境因素是青年蛋鸭圈养不可忽视的部分,与放牧饲养相比,圈养有许多优点,如稳定的环境条件、节约劳力、降低传染病发生率等。
品种选择是关键,生产性能好、性情温顺、体型较小、成熟早、生长发育快、耗料少、产蛋多、饲料利用率高、适应性强、抗病力强的品种是理想选择。
蛋鸭品种选择
- 绍兴鸭:适合圈养、放牧。
- 江南1号、江南2号:适合圈养。
- 攸县麻鸭:适合圈养。
管理技术同样重要,如育成期的管理,转群的最佳时期是22~26日龄,育雏料沿用至40日龄,之后逐渐更换成青年鸭料。
环境因素
光照和温度对产蛋影响最大。青年鸭要求每天的光照时间稳定在8-10小时,开产前不宜增加。产蛋鸭最适宜的温度是13~20℃,冬季要特别注意防风保温。
注射疫苗
预防传染病的注射程序为:鸭60-70日龄和100日龄时分别注射禽霍乱菌苗,70-80日龄时注射鸭瘟弱毒疫苗。
保持鸭群的健康是提高产蛋率的关键。加强环境卫生和饲养管理,增加抗病能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光照管理
光照时间对青年鸭的开产和产蛋率有很大影响。控制光照时间,防止青年鸭过于早熟,逐步增加光照时间,提高光照强度,达到适时开产。
青年蛋鸭容易过肥,影响日后产蛋。每天定时赶鸭做转圈运动,每次5-10分钟,每天活动2-4次。
品种选择、环境因素、健康因素、光照管理和活动管理,这些都是提高蛋鸭圈养产蛋效率的关键。只有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才能实现高效养殖。
先讲了青年蛋鸭圈养技术,关注蛋鸭生长发育及产蛋效率。,接着来看蛋鸭高效养殖解决方案。
蛋鸭养殖,高效之路
1. 识别优质蛋鸭,从细节中窥见高产密码
6. 延长产蛋高峰期,提升经济效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