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棉田管理:关注病虫害防治和水分管理
7月,棉花生长最快、生长量最大的月份,同时也是天气变化剧烈、灾害多、病虫害发生严重的月份。多数棉田在7月初进入开花期,而到7月底,棉株90%的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都已长出;棉花的根系网也在7月建成,形成对矿质养分和水分吸收的重要结构。
棉花生长概况
汇报人:青瓜网 日期:
目录 | 内容 |
---|---|
棉花生长概况 | 七月份棉花生长现状 |
棉花田间管理技术 | 病虫害防治、水分管理、合理化控、病害防治 |
棉花田间管理注意事项 | 适时灌水、适时打顶、施足花铃肥 |
棉花产量及品质分析 | 提高棉花产量与品质的关键因素 |
棉花收获及储存建议 | 棉花收获与储存的最佳时机与方法 |
对于种植棉花的农户7月份棉田的管理是非常重要的,这个时期的管理直接关系到棉铃的数量和单个重量,最终影响到棉花的产量及质量。如果花铃期,植株水分补充不足,就会出现蕾铃大量掉落的现象,这将严重影响产量。
病虫害防治
及时防治棉花枯萎病、黄萎病,轻则尽早治疗,重则直接拔除。病害初期可用抗结宁500倍液0.5-10克碳铁浇灌,1天1次,连续3-5天。棉花花铃期的虫害应在最佳防治期进行防治,其中,棉铃虫要重点防治3代,棉叶螨的防治可选用杀螨王、虫螨克等药剂。
合理化控
新和县塔木托格拉克乡乔拉克土尔村村民吾斯曼·努尔说:“由于天气炎热的原因,棉田里发现了红蜘蛛病虫害,正在发愁如何防治病虫害的时候,今天农...”
旺旺pyum7h1pch展开全文决战7月目前全国棉花长势不一,内陆棉花生长普遍处于第五真叶期至现蕾期,少数早棉花零星开花;新疆棉区天气晴好,棉田陆续进入开花期,长势较好,棉农正忙着进行棉花打顶;黄....因此,棉花打顶后一定要加强水肥的投入,为确保达到伏前桃座底,伏桃满腰,秋桃盖顶,及提高棉花产量和品质的目的,农之道平台棉花专家建议广大农户对打顶后...
施足花铃肥
7月份是棉花花铃期,营养生长开始逐渐减弱,生殖生长速度加快,是棉花形成产量的关键时期,也是棉田害虫发生猖獗时期。因此,7月份要加强肥水管理,确保棉花不受旱、不脱肥。四是防治棉花早衰,实现青枝绿叶托白絮的高产栽培要求。
适时灌水
棉花的叶片会在花铃期生长到最大范围,这时也恰逢高温时节,叶面蒸腾加剧,使得棉花植株处在需水旺期。如果花铃期,植株水分补充不足,就会出现蕾铃大量掉落的现象,这将严重影响产量。因此,适时灌水是提高棉花产量与质量的关键,要掌握好第1次与最后1次的灌水时间和灌水量。一般头水时间常在6月20日左右浇灌,而停浇时间则由气候、土壤、棉花长势等因素决定,常在8月25日左右最后1次浇灌。浇水量应遵循“少量多次”原则,每次灌水浸湿土壤即可。
追肥管理
通常花铃期的追肥量应超过追肥总量的50%,施肥的数量、时间、方法还要结合天气、土壤、棉花长势等灵活变化。假如干旱,应少量施加基肥和蕾肥,对于长势较弱的棉花应尽早重施花铃肥;如果多雨,应适当增施蕾肥,棉花植株长势旺盛应推迟追施花铃肥。一般底肥充足的情况下,可每亩追施尿素8-10千克、磷酸二铵10-15千克或是棉花专用肥15-20千克;如果底肥不足或未施,每亩应追施尿素15-20千克、磷酸二铵25-30千克或者棉花专用肥30-40千克。
打顶时机
恰当的打顶时机有助于抑制植株主茎旺长,从而协调营养的分配,促使养分向结实部位运输,以达到增加铃数、单铃重量、减少脱铃等目的。另外,适时打顶还能优化田间的通风透光条件,促进棉花早熟。打顶时间的确定,要结合霜期、种植密度、生长势等综合判断。一般来讲,从7月1日-15日打顶最为适宜,要打1叶1心,不可大块揪下,避免将有效果枝打落。针对密度大、长势旺的棉花田地,除了要做好打顶外,还应在8月上旬将棉株群尖、老叶打去,以改善棉田透光与通风,促进棉花吐絮。
结合棉花植株的长势,合理进行化控。如果长势较旺,则应适度增加化控用量与频次;如果长势较弱则应相应减少。一般在打顶后3-5天内进行化控,每亩使用25%助壮素8-12毫升兑水30公斤均匀喷雾。另外,化控和根外追肥可同步进行,有助于促、控结合。
因为星子县棉花种植产业不断发展,病虫害呈现加重趋势,为了切实防治好棉花病虫害,地区农业部门强化监测预警机制,加大棉田调查监控力度,准确发布各类病虫害预警信息。 星子县 棉花田间管理 病虫害防治技术.
讲完7月棉田管理:关注病虫害防治和水分管理,确保棉花生长健康。,让我们转向棉田病虫害防治与节水技术革新。
在新疆某地区,棉农吾斯曼·努尔面临着红蜘蛛病虫害的困扰。正当他一筹莫展时,当地农业部门及时介入,采取了一系列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利用抗结宁500倍液进行浇灌,每天一次,连续3-5天,有效控制了病虫害的蔓延。
此外,针对棉铃虫和棉叶螨等常见虫害,推荐使用杀螨王、虫螨克等药剂进行防治。这种综合防治策略不仅降低了化学农药的使用量,还提高了防治效果。
节水技术在棉田的应用
在新疆的另一个地区,当地政府推广了一种节水灌溉技术,有效解决了棉田灌溉问题。这种技术通过精准控制灌溉水量和时机,实现了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据当地棉农反映,采用节水灌溉后,棉田的水分利用率提高了30%,同时棉花的产量和质量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具体操作上,根据棉花的生长阶段和土壤状况,合理安排灌溉时间和灌溉量。如花铃期,棉株需水量较大,此时应适当增加灌溉次数和灌溉量;而在蕾期和铃期,则可适当减少灌溉次数,以促进棉花的根系发育。
针对7月份棉田的管理,以下要点值得关注:
- 病虫害防治及时防治枯萎病、黄萎病等病害,合理使用农药,降低化学农药的使用量。
- 节水灌溉采用节水灌溉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降低灌溉成本。
- 合理施肥根据棉花的生长阶段和土壤状况,合理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
- 适时打顶适时进行打顶,协调营养分配,提高棉花产量。
通过以上措施,棉农们可以有效地应对7月份棉田的病虫害和水资源问题,为棉花的丰收奠定基础。
未来展望
因为科技的不断发展,棉田病虫害防治和节水技术将更加成熟和完善。未来,有望实现以下目标:
- 病虫害防治:利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方法,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 节水灌溉:推广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缓解水资源短缺问题。
- 智能化管理:利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实现对棉田的智能化管理,提高棉花的产量和质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