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鸭养殖技术:提高肉鸭生长速度和肉质的方法
阶段 | 饲料配方 | 温度控制 | 管理要点 |
---|---|---|---|
雏鸭期 | 玉米50%、菜籽饼20%、碎米10%、麸皮10%、鱼粉7.5%、骨粉1%、贝壳粉1%、食盐0.5% | 保持30~31℃ | 注意通风、透光,保持空气清新 |
中鸭期 | 玉米50%、菜籽饼5%、碎米10%、小麦16%、麸皮12%、鱼粉4.5%、骨粉1%、贝壳粉1%、食盐0.5% | 保持28~30℃ | 加强运动量,定时喂料 |
育肥期 | 玉米35%、米糠30%、粗面粉26.5%、黄豆5%、贝壳粉2%、骨粉1%、食盐0.5%,后期去掉黄豆,减5%米糠,增加10%玉米 | 保持20~25℃ | 人工填喂,减小运动量 |
肉鸭的适宜生长温度为12℃~24℃,在此温度范围内鸭可充分有效地利用饲料。因此要尽量创造条件,如采取冬季圈养,密封门窗,夏季搭棚遮阳等措施保暖或降温,以提高饲料报酬。
品种优良的肉鸭,其生产性能的遗传潜力较高,生长速度快,抗病力强,对饲料的利用率高,同样的日龄、消耗同样多的饲料,其增重比退化品种的肉鸭要快得多。
矿物质、维生素、氨基酸等营养性添加剂是必需的,其他的非营养性添加剂对提高肉鸭的生长速度及饲料利用率也有很大帮助。如益生菌、酶制剂、有机酸、多肽等,对提高肉鸭增重和饲料利用率有明显效果。
削去棱角,修平节叉,以防伤鸭。饲养中如能在棚架上铺设塑料垫网以增加弹性,则效果更佳。棚架离地支起30~40厘米,安装时要求铺设平整、牢固。
雏鸭1~3日龄舍温保持30~31℃,4~7日龄舍温保持28~30℃,8~14日龄舍温保持25~28℃,15日龄以上舍温保持20~25℃。鸭舍内要加强通风、透光,保持空气清新、饲料新鲜、饮水清洁,食槽、饮水槽保持干净,雏鸭期垫草要勤换勤垫。夜间补光。每平方米养雏鸭35~40只,成鸭10~15只。
合理利用添加剂可有效促进肉鸭的生长,降低饲料成本和提高饲料利用率,从而提升整体的经济效益。免责声明:以上养殖技术仅供养殖朋友参考,如果对...
雏鸭群过大不利于管理,环境条件不易控制,易出现惊群或挤压死亡,所以为了提高育雏率,进行分群管理,每群300~500只。
雏鸭出壳24小时内及时给水,方法是在地面上放一块塑料薄膜,洒一些凉开水或万分之一的土霉素水溶液,让雏鸭自由饮水。饮水后把事先准备好的饲料用水拌湿撒在塑料薄膜上任其采食,开始少撒,边唤边撒,引导鸭认食找食。
网上育雏比地面育雏好处多,卫生环境好,提高育雏密度和育雏舍地面的利用率,减少雏风度的饲料报酬高,生长速度快。
肉鸭网上密集化饲养,群体大且集中,易发生疫病。因此,除加强日常的饲养管理外,要特别做好防疫工作。饲养至20日龄左右,每只肌肉注射鸭瘟弱毒疫苗1毫升;30日龄左右,每只肌肉注射禽霍乱疫苗2毫升,平时可用0、01%~0、02%的高锰酸钾饮水,效果也很好。
水对雏鸭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雏鸭在开食前一定要饮水,饮水又叫开水或潮水。在雏鸭的饮水中加入适量的维生素C、葡萄糖、抗生素,效果会更好,既增加营养又提高雏鸭的抗病力。
提供的饮水器数量要充足,不能断水,也要防止水外溢。
配合日粮要平衡,饲料要新鲜,保管要妥善,饲料的形状和添加方法要合理。
肉鸭养殖技术:提高肉鸭生长速度和肉质的方法。的内容已结束,现在切换到肉鸭高效养殖策略解析。
饲料能量与蛋白质平衡
家禽的采食量与饲料能量水平密切相关。例如,在广西某养殖场,我们观察到,当饲料能量水平较高时,肉鸭的采食量相应减少;反之,能量水平低时,采食量增加。因此,确保饲料中蛋白质与能量的比例平衡至关重要。以某次实验为例,当饲粮低能高蛋白时,蛋白饲料作为能源消耗,导致浪费现象严重。
在饲料加工过程中,避免直接使用原粮,而是粉碎后配合成全价料。粒度根据鸭子的日龄调整,不宜过细,以免飞散造成浪费。例如,在广东某养殖户的实践中,他们根据鸭子的不同生长阶段,调整了饲料的粒度,有效减少了饲料浪费。
品种选择与遗传潜力
适宜生长温度与饲料报酬
分群管理与饲养密度
开食与饮水管理
网上育雏与地面育雏
饲料的形状和添加方法对提高饲料报酬至关重要。例如,在江西某养殖场,他们采用小圆钢筋制成的棚架,提高了饲料报酬。
防疫工作与疫病预防
通过以上案例,我们可以看到,肉鸭养殖的高效策略需要综合考虑饲料管理、品种选择、环境控制、防疫工作等多个方面。只有全面优化这些环节,才能实现肉鸭养殖的高效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