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宁沿江村村民试种芥末,喜获丰收
昌宁县将发展松露产业与保护生态环境有机结合起来,通过禁止砍伐树木、加强林地保护、菌塘禁牧等“封山育菌”措施,对松露生长环境的生态保护成效显著。
“今年,我种植了3.7亩芥末,目前正在采收第一次杆,按照采下来的产量来衡量,每亩可以到2500元左右的产值,今后还要采两次杆一次根,按照这个预算亩产可以达到两万元以上。”沿江村村民段银富笑呵呵地说道。
昌宁县漭水镇进行了芥末第一次采收,农户成功收获了芥末种植的“第一桶金”。在沿江村松林村村民小组,分布着许多依山而建的遮阴大棚,大棚里面的村民正在忙着采收成熟的芥末,呈现出一幅忙碌的景象。
全村芥末长势都比较好,这几天公司到村上统一收购,我们结合着农业中心技术人员,正在抓紧时间组织农户进行芥末第一次规范采收。”沿江村党总支书记王双林介绍说道。
据了解,芥末在国外被称作绿色黄金,浑身都是宝,因为芥末的保健和药用功能日益受到国际上的认识和重视,食用范围不断扩大,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昌宁县漭水镇围绕发展高原特色农业主线,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通过带领村组干部和群众外出参观考察学习,结合当地独特的土壤、气候条件,引进了芥末种植产业,按照“试点先行,逐步推广”的思路,通过引进大户示范带动发展、鼓励敢投入愿意做的农户规模发展、支持部分群众小片试验性种植发展的方式引导种植发展,为全镇冷凉山区、半山区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找出了一条新路子。
目前,所种植的214亩芥末已经全部进行了第一次采收,产品由保山市芥末公司负责收购,从第一次采收的效益来看,芥末种植切实对当地群众增添了一条增收致富的产业新路。
年份 | 种植面积 | 产量 | 产值 |
---|---|---|---|
2019 | 214 | 1500 | 2500 |
昌宁县漭水镇村民在农业专家的指导下,成功收获第一茬芥末,为当地农业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这一喜讯在沿江村引起了广泛关注,村民们纷纷表示,未来将加大对芥末种植的投入,争取在农业产业发展上取得更大突破。
说完昌宁沿江村村民试种芥末,喜获丰收,开启致富新篇章。,继续聊沿江村芥末丰收,致富新路径探析。
芥末种植:生态与经济的双赢之道
昌宁县的沿江村,地处青山绿水之间,近年来,这里兴起了一项新的产业——芥末种植。村民段银富兴奋地分享了他的收益:“今年,我种植了3.7亩芥末,正在采收第一次杆。根据产量来看,每亩产值可以达到2500元左右。接下来还要采两次杆和一次根,预计亩产可达到两万元以上。”生态大棚:因地制宜的种植智慧
沿江村的松林村村民小组,依山而建了许多遮阴大棚。村民们正忙着采收成熟的芥末,场面繁忙而有序。沿江村党总支书记王双林介绍道:“全村芥末长势都比较好,这几天公司来村上统一收购,我们正与农业中心技术人员紧密合作,组织农户进行规范采收。”市场前景:绿色黄金的保健与药用价值
芥末在国外被誉为绿色黄金,其保健和药用功能受到国际上的重视,食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因为市场需求的增长,芥末的市场前景十分广阔。在昌宁县,芥末的种植不仅为当地农民带来了收入,也推动了当地农业产业的多元化发展。产业升级:从试点到推广的蜕变
2014年,漭水镇围绕发展高原特色农业主线,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引进了芥末种植产业。通过大户示范带动、鼓励农户规模发展、支持小片试验性种植等方式,为全镇冷凉山区、半山区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开辟了新路径。目前,214亩芥末已经全部进行了第一次采收,产品由保山市芥末公司负责收购,收益可观。携手共进:打造芥末产业链
在昌宁县,芥末的种植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农业产业。为了进一步推动产业发展,当地政府和企业正携手共进,打造芥末产业链。通过提升种植技术、加强品牌建设、拓展市场渠道等方式,让更多农民受益于芥末产业。未来展望:绿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沿江村的芥末种植成功案例,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撑。未来,昌宁县将继续发挥生态优势,推动绿色产业蓬勃发展,助力乡村振兴,让更多农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