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农资

大岩桐花繁殖方法:扦插与播种

一、大岩桐的枝插

大岩桐,一株株亭亭玉立,盛开的花朵犹如彩虹般绚烂。要想欣赏这美不胜收的景色,掌握大岩桐的繁殖方法至关重要。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大岩桐的枝插繁殖技巧吧。

大岩桐花繁殖方法:扦插与播种

通常情况下,在春季,当新芽长到4—6厘米时进行枝插最为适宜。此时,将多余的新芽从基部掰下来,插于沙床中,并保持一定的湿度和温度。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育,翌年6、7月份,大岩桐便能绽放出美丽的花朵。

除了枝插,大岩桐的叶插也是一项不错的选择。在冬季休眠期,选择生长茂盛、抵抗力强的植株上的叶片,连同叶柄一起,从基部采下。将叶片剪去一半,把叶柄斜插入珍珠岩和蛭石混合的基质中,叶面的三分之二留在表面。上面盖上玻璃,放置在阴凉处,保持周围环境温度在25℃,以及较高的湿度,20天左右小苗就会长出,之后移入花盆中。

1、大岩桐种子的选择:为取得优良的种子,要进行人工授粉。在大岩桐开花期,将雄蕊的花粉采下,用毛笔涂在雌蕊的柱头上。授粉后大概35天左右,种子就会成熟,把种子取下后晾晒储藏。

2、播种时间:播种前,先用水将种子浸泡24小时,促使它提前发芽。盆土搭配最好选用腐叶土、菜园土和细砂混合的培养土。

3、播种方法:将土平整后,均匀的撒上种子,将盆置浅水中浸透后取出,上面盖上玻璃,放置在半阴处,保持18-20℃的湿度条件。大约在10天左右就可以出苗,之后让大岩桐逐渐见到阳光,但要避免阳光直射,经常喷雾,保持湿度,每隔10天左右施一次稀薄的饼肥水,一般播种后6个月左右可开花。

1、换盆时间:一般要在冬季休眠期给它换盆。

2、换盆步骤:找个大小合适的花盆,花盆的尺寸以球体能放入为准,盆还是需要比球大一点,半径大两三厘米就很好。选择底部带孔的容器,有助于排水,保持土壤的疏松通透。配土时选择细沙或者珍珠岩,下部分装泥炭土,上部分装珍珠岩。选择块茎长出4片叶子的枝芽,将剪刀用火烤之后,从根部剪下枝芽。在土壤中挖个小坑,将枝芽放入,之后覆土,注意不要生硬插入,避免损坏伤口。栽完后注意遮荫,避免阳光直射,维持周围环境温度在18℃—20℃,15天左右就可以发芽。

3、换盆后的养护:给它换盆之后要注意隐蔽,把它放置定期浇水,最好每一天都用喷壶给它洒一洒水,这样就能够促进生长。只要正常地给它养护,它就能够长得特别好。

大岩桐在生长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病虫害的困扰。

病虫害 症状 防治方法
白粉病 叶片、茎蔓上出现白色粉末状物 及时清除病叶,加强通风,喷洒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
红蜘蛛 叶片上出现红褐色斑点,植株生长缓慢 用10%吡虫啉乳油2000倍液喷雾防治。
根腐病 根部变黑、腐烂 及时剪除病根,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灌根。

掌握了大岩桐的繁殖技巧,相信您的花园定会繁花似锦,美丽动人。

大岩桐花繁殖方法:扦插与播种

在播种前,应选择开花茂盛、株型矮壮、抵抗力强的进口杂交一代优良品种的种子。这些种子开花比重瓣品种更为繁茂,有助于提升繁殖效果。

大岩桐喜微酸性土壤,忌用碱性土壤。在养护过程中,要保持土壤的疏松通透,避免积水。适当遮荫,避免强光直射。定期浇水,但要避免过多积水。在生长期间,可适量施肥,以促进花朵的繁盛。

在进行大岩桐的繁殖时,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确保繁殖材料健康无病虫害;选择合适的时间和温度进行繁殖;保持适宜的湿度和光照;避免过度施肥和浇水;及时处理病虫害和异常生长情况。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013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