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田眼子菜是水稻田常见杂草,影响水稻生长
一、水稻田眼子菜的识别与危害
眼子菜,别名水上漂、水案板,属于眼子菜科多年生水生草本。它具有地下横走根茎,茎细长。眼子菜在水稻田中常常作为恶性杂草存在,主要靠根茎繁殖。这种杂草在全国各稻区均有发生,对水稻危害极大,一般造成水稻减产7%-17.8%,严重时可达30%以上。
特征 | 描述 |
---|---|
外观形态 | 眼子菜,叶互生,有光泽,全缘,叶脉弧形;沉水叶亦互生,叶片披针形或条状披针形,叶柄较短;托叶膜质,早落。 |
生长习性 | 眼子菜具有较强的生活力,早春气温回升后,眼子菜便开始繁殖生长。5-6月出苗,7-8月开花结果,8-11月果实成熟,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 |
防治眼子菜的关键是早发现、早防治。
- 物理防治:人工拔除。在水稻生长初期,发现眼子菜要及时人工拔除,消灭其根茎。但这种方法费时费力,效果有限。
- 药剂防治:使用选择性除草剂,如丁草胺+西草净、二甲·灭草松、氯氟吡氧乙酸等。在水稻分蘖盛期,眼子菜基本出齐,保持浅水层,撒施药土,注意高温时使用西草净会有药害,且只能药土法施用。
- 生物防治:引入天敌生物,如螺狮、青蛙、水蛇等,消灭眼子菜。但这种方法需要长期观察,效果不稳定。
- 农业防治:合理轮作、深耕晒土、选择抗性品种等,降低眼子菜的发生几率。
三、注意事项
- 防治时机:在水稻田眼子菜发生较重时,即水稻分蘖盛期,眼子菜基本出齐,大部分叶片3-5叶期,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 药剂选择:根据当地眼子菜的抗药性,选择合适的除草剂,避免多次使用同一种药剂造成抗药性增强。
- 防治方法: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物理、化学、生物等多种防治方法,提高防治效果。
- 注意事项:在高温时,水田使用西草净,会有严重的药害,且只能药土法施用。
四、案例分析
某水稻种植户,在2022年水稻种植期间,发现眼子菜严重侵染稻田。通过采取以下措施,成功控制了眼子菜的危害:
- 人工拔除:在水稻生长初期,人工拔除部分眼子菜,减少了其繁殖数量。
- 药剂防治:在水稻分蘖盛期,使用丁草胺+西草净配成药土撒施,有效控制了眼子菜的生长。
- 农业防治:采用轮作、深耕晒土等措施,降低眼子菜的发生几率。
经过以上措施,该水稻种植户的水稻田眼子菜得到了有效控制,水稻产量提高,达到了预期效果。
先了水稻田眼子菜是水稻田常见杂草,影响水稻生长。,再展开水稻田眼子菜防治新策略探析的话题。
稻田,这片孕育生命的沃土,是农民辛勤劳作的地方。只是,在这片生机勃勃的土地上,却潜藏着一位不速之客——眼子菜。它,如同稻田中的隐形杀手,悄无声息地威胁着水稻的生长,让农民的汗水付诸东流。
眼子菜的特征较为明显,浮水叶互生,仅花序下的叶对生,叶柄较长,叶片宽披针形至卵状椭圆形,有光泽,全缘,叶脉弧形;沉水叶亦互生,叶片披针形或条状披针形,叶柄较短;托叶膜质,早落。花序穗状圆柱形,生于浮水叶的叶腋处;花黄绿色,小坚果。一般5-6月出苗,7-8月开花结果,8-11月果实成熟。
针对眼子菜的防治, 要做好识别工作。在水稻分蘖盛期,眼子菜基本出齐,此时是防治的最佳时期。保持浅水层,可用丁草胺+西草净配成药土撒施于田中。需要注意的是,在高温时,水田使用西草净会有严重的药害,且只能药土法施用。
除了化学防治,还可以采取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相结合的方法。物理防治主要是通过人工拔除,但这种方法费时费力,效果不佳。生物防治则是利用天敌或病原菌来控制眼子菜的生长,这种方法生态环保,但效果较慢。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针对眼子菜的防治,需要采取多种方法相结合,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同时,这也提醒我们,在农业生产中,要注重生态平衡,合理使用农药,保护环境。
因为科技的不断发展,未来水稻田眼子菜的防治将会有更多的新策略。例如,利用生物技术培育抗眼子菜的水稻品种,或者研发新型环保农药,降低眼子菜对水稻的危害。同时,加强农业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的防治意识,也是防治眼子菜的重要手段。
水稻田眼子菜的防治任重道远,需要我们共同努力,探索出更多有效的防治方法,为我国水稻产业的发展保驾护航。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