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蜂繁殖技巧:如何提高蜂群繁殖率和蜂蜜产量
作者:田园茶歌•更新时间:16小时前•阅读3
技巧 | 描述 |
---|---|
巢箱管理 | 发现巢箱拥挤,工蜂已达8-9框,即应添加第1继箱。将育虫箱内2个带蜂成熟的封盖子脾提入继箱,再用2个空脾填补巢箱空位,巢箱上加隔王板。 |
蜂群清理 | 在割取蜂巢蜜的时候,还可以清理蜂群内的老巢脾,中蜂喜欢咬老巢脾,蜡屑在箱底会成为巢虫的温床。 |
分蜂技巧 | 在春夏季节,当蜂群群势达到6脾~8脾时,如果要繁殖蜂群,先诱入产卵王或介绍处女王,再把另一个巢门在分蜂前一个星期打开。 |
采蜜群势 | 一般采蜜群势,宜保持5-6框足蜂,放脾8-10框。 |
人工养蜂王 | 人工养蜂王可以促使蜂群快速繁殖,从而提高蜂蜜产量。人工养蜂王技术在蜂蜜产业中具有重要意义。 |
蜂群健康 | 人工养蜂王有助于降低蜂群疾病发生率,提高蜂群整体健康水平。 |
巢内位置扩大 | 扩大巢内位置,最好加入空巢脾,即可直接贮蜜产卵,条件许可或必要时可加巢础。 |
分蜂策略 | 该分就分。与其人为抑制蜜蜂分蜂情绪,还不如利用蜜蜂自然分蜂群。长久的养蜂观察发现,自然分蜂群可获得蜂蜜的高产。 |
流蜜期管理 | 流蜜期中应每隔5-7天将青虫箱全面检查1次,若发现王台或台基,应立即毁弃。 |
蜂箱选择 | 另一种常用的16框横卧式蜂箱,越冬和繁殖期可养双群,中间用问板分隔,互通群味,保温好,繁殖快。 |
分蜂繁殖 | 在夏秋季节,当蜂群群势达到8脾~12脾,如果要分蜂繁殖,先把产卵蜂王预备好,处女王的出房时间确定后。 |
蜂群组成 | 蜜蜂属膜翅目、蜜蜂科。体长8—20毫米,黄褐色或黑褐色,生有密毛。头与胸几乎同样宽,触角膝状。 |
蜂王繁殖 | 蜂王在雄蜂房里产未受精卵发育成雄蜂。蜂王可以自由选产受精卵或未受精卵。 |
蜂群管理 | 对于一个新养蜂的朋友可能 想到的都是如何让自己的蜂群快速繁殖吧。一个蜂群中蜂脾相称,在采蜜的时候不但速度快。 |
蜜蜂习性 | 蜜蜂为取得食物不停的工作,白天采蜜、晚上酿蜜,同时替果树完成授粉任务,为农作物授粉的重要媒介。 |
蜂群发展 | 一个蜂场所有的蜂群不可能均衡发展,春繁过程中就会出现强弱之分,当蜂群发展到8框以上的时候。 |
蜜源利用 | 流蜜期间,中蜂保持平箱采蜜,流蜜期中,组群中蜂在管理上应注意的事项:流蜜初期,宜及时采收子脾贮蜜。 |
蜂蜜产量 | 因为影响蜂蜜产量的因素太多了,蜂群群势只是其中的一个影响因素而已,并不是说强群蜂就一定是蜂群中产量最高的! |
将养蜂繁殖技巧:如何提高蜂群繁殖率和蜂蜜产量?梳理完毕后,可以着手探讨蜂群繁殖与蜂蜜高产策略解析。
一、蜂群密度管理:优化空间利用
在蜂群管理中,巢箱的拥挤程度直接关系到蜂蜜产量。例如,当工蜂数量达到8-9框时,应及时添加继箱。将育虫箱内的成熟子脾转移至继箱,并填补巢箱空位,同时设置隔王板。这种管理方法有助于蜂群的健康生长和蜂蜜的高产。
二、蜂群清洁与保养:提高蜂群健康
在割取蜂巢蜜时,清理蜂群内的老巢脾是必要的。中蜂倾向于咬食老巢脾,蜡屑堆积会吸引巢虫,影响蜂群健康。保持蜂群清洁,有助于提高蜂蜜品质。
在春夏季节,蜂群群势达到6-8脾时,引入产卵王或处女王,有利于蜂群繁殖。在新巢门开启后,调整子脾和蜜粉脾的分布,使蜂群内部平衡。此外,合理调整蜂群结构,有助于提高蜂群的繁殖速度。
在越冬期间,蜂群需要良好的保温条件。合理布置蜂箱,确保蜂群在冬季能够安全越冬。同时,关注蜂群健康,及时处理蜂群疾病,是保障蜂群安全的重要措施。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